《诗经》 一部活的百科全书

《诗经》 一部活的百科全书

2021-08-05    06'04''

主播: Οo繁华落尽оΟ

383 7

介绍:
《诗经》在中国古代的地位,特别特殊,你别看是一部这个诗集,但是《诗经》里边体现出来的东西,往往是当时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 所以人家评价《诗经》嘛,说,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多失于鸟兽草木之名,就是他能把人的各种情绪都发泄出来,通过这个体现出来,而且你能在里边,懂得很多道理,懂得很多东西。 所以中国古人有一句话说得好嘛,学了诗经会说话,学了易经会算卦,你包括很多人起名字,那都从《诗经》里找灵感,那中国古代且不说了,起名字,太多人的名字从《诗经》里化出来,就现代人起名,也往往有很多人跟《诗经》有关,你比方说琼瑶,琼瑶这才笔名,他起名字就跟《诗经》有关,《诗经》里边有一句话,叫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写这两个人谈恋爱,互相赠信物的事,所以琼瑶写爱情小说,你从她这笔名就能看出来,再比方说,咱们这个获得诺贝尔奖,这个青蒿素的这个发明者,屠呦呦,屠呦呦教授,他这呦呦,说这名挺奇怪,也不像个女人名啊,这是《诗经 · 小雅》里的,全文是什么呢?叫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他就取自于呦呦鹿名的呦呦,你看,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他后来是跟青蒿素有关,我有嘉宾,德音孔昭,有大成就了,你说得诺贝尔奖了,你说这东西有没有意思?就好像《诗经》就预示着,屠呦呦的命运一样。 那么说,这个《诗经》里头呢,我们还能考证出很多道理来,孔夫子有一句话,叫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就最开始做出陶俑的人呐,你他妈绝活,这孔夫子都骂上了,为啥呢?孔夫子认为啊,就是殉葬,一开始有人呢,搁木头啊、搁陶啊,就做成一个人形,像兵马俑那种东西,然后陪葬,到后来觉得这不过瘾了,改成各活人陪葬,你说这多罪恶,孔子说,最开始,始作俑者,就发明这个陶俑,木俑这人,其无后乎,你绝活,你太缺德了,那这对不对呢?始作俑者,这都是个成语了,不对,孔夫子弄错了,可你怎么说弄错了?咱们可以拿《诗经》做举,咱都知道,秦始皇兵马俑,那是秦始皇那时候啊,咱们到西安一看,他那兵马俑干啥,就殉葬的嘛,搁陶,搁什么土,做成这个兵马俑,来陪他啊,陪他死,那么在以前,搁陶俑殉葬,这是以后的事,最早是先用活人殉葬,后改用陶俑的,所以用陶俑已经是历史的一个进步了,可是孔夫子认为呢,陶俑在前面,所以骂这个用陶俑殉葬的人,这是不对的,那你证据从哪儿?就《诗经》里边,《诗经 · 秦风》他不分风、雅、颂吗?秦风就是秦国这个地方,那这个地方的习俗呢,不用问,那秦国呢,还不是秦朝呢,那起码比这个秦始皇的时候,得早几百年,那么《诗经 · 秦风》有一篇,叫黄鸟,就讲了殉葬的事,这个叫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他讲的什么?子车氏三兄弟,叫子车针虎、子车仲行、子车奄息,说这哥仨呢,秦穆公死了,给秦穆公殉葬,活人就得活埋,这哥仨都是,勇士啊,就能有立大功的。可是这时候反抗不了残暴的秦国统治者,交交黄鸟,止于棘,就说一个黄鸟啊,叫唤,叫唤,一下子,站在这荆棘树上了,谁从穆公,子车奄息,谁给秦穆公殉葬啊?子车氏三兄弟的,这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说一百个人都干不过他,真挺厉害,彼苍者天,歼我良人!老天爷呀,你怎么让这么好的人,这么有能耐的人,就这么死了?如可赎兮,人百其身,如果要是换的话呀,好多人都愿意换他的命啊,就这人对咱有用,是大能人呐,这到后边什么?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维此仲行,百夫之防,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后边都一样,这说明什么,秦穆公那个时候,那叫春秋五霸之一呢?秦穆公的时候,起码,这皇上死了,大王死了,是要搁活人殉葬的,这到秦始皇的时候,用兵马俑殉葬,这难道不是历史的进步吗? 所以你要是把《诗经》里头好多这些细节看下来,你会发现那个时候中国人的生存形态、民间风俗,你就都了解了,你包括当时这个男女谈恋爱、结婚,那都很开放,你像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就是就说这小伙啊,来求亲了,笑嘻嘻的,抱着布匹,这是这聘礼呀,你嫁给我吧,那俩人就很快就结婚了,结婚之后呢,这男的就花心,渣男,在外边乱扯淡,这女的就说,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也就说这男的呀,要是在外边有点什么事呢,他很原来有感情,他也变得无情了,女的不行,女的就你对我没感情了,我对你还有感情,我就很难解脱。 你看那时候《诗经》就写出了男女在婚姻过程当中,的某种不对等,某种不平等。 所以说《诗经》里研究好了,那是一部活的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