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半钟成语故事-月下老人 讲述人-马行空

8分半钟成语故事-月下老人 讲述人-马行空

2020-01-20    08'24''

主播: 忆水中

196 1

介绍:
各位桥友大家好,我是忆水中,然后呢,我的真名可能比网名更像网名,叫马行空。古有鹊桥相会,今有二十四桥穿针引线,于是我有幸参加春晚,带来这个也不太算是节目的节目,讲讲成语“月下老人”的故事。 唐朝文学家李复言曾编写过一本小说集《续幽怪录》,其中有个“订婚店”的故事,顾名思义,就是一家能帮助人们订婚的店铺。其实它本来只是一家普通的旅店,却因为一个传奇故事而“一炮走红”。 话说贞观年间,有位书生名叫韦固,韦小宝的韦,固本培元的固。倒不是说他的性格像韦小宝,但他此时正渴望着固本培元,这倒是真的,因为他还单身呢,正在像咱们桥主一样“四海求凰”。这天啊,他游历到了宋城,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商丘,住在一家旅店。天还没亮,他就着急忙慌地出了门,干嘛去啊,除了相亲还能干嘛?当时月亮还没落下去,韦固一开门,就在月光下看到一位神秘的老人,拿着一本书和一个大口袋。 韦固就走过去看书上写着什么,这一看就傻眼了,竟然一个字也不认识。好歹他也是饱读诗书的呀!于是他就向老人请教:“哦,请问老先生,这是什么书啊?”老人捋着胡须,慢条斯理地说:“小伙啊,你这是要去相亲吧?依老夫之见,你也甭去了,你们成不了。想知道为什么啊?因为老夫这本书是《鸳鸯谱》,上面写的全是命中注定的一对对夫妻的名字。而你呢,命中的妻子不是你要去见的那位。” 听了这话,韦固半信半疑,还有点恼火:哎你这老头是故意诅咒我还是怎么着?但他表面上没动声色,又继续问:“既然不是她,那又是谁呀?还有,您这大口袋里装的又是啥玩意儿啊?”老人说:“口袋里是一条条的红线,用来将每一对夫妻连在一起的。这样一来呢,你们即使现在相隔千山万水,未来也必将终成眷属。小伙啊,你先甭着急,你要等到十四年后才能结婚哪!你的妻子现在还是个三岁的小孩。不信是吧?行,老夫这就领你看她去。” 老人带着韦固来到旅店另一边的菜市场,指着一个女孩说:“就是她了。”韦固一瞧,哎呀妈呀,这女孩又穷又脏,被一位老妇人抱着,那老妇人还瞎了一只眼睛。韦固当时就火冒三丈:“好你个老头,你纯心耍我是不是?”不料刚一回头,老人竟“嗖”的一声,没影了。 剩韦固一个人在那越想越气,越想越气。突然,他心生歹念:哼哼,我如果现在就把那黄毛丫头给“咔嚓”了,看她还咋跟我结婚!当然,韦固并没亲自去。他留了个心眼,雇用了一个狂人,哦不,狂徒,至于姓不姓楚,咱们就不知道了,是吧?那狂徒来到菜市场,找到女孩,手起刀落,唰! 本以为事情就这么翻篇了,一晃儿,风平浪静地过去了十四年。韦固已经辗转来到太守大人的手下任职,太守很欣赏他,并决定将自己的宝贝女儿许配给他。韦固是心花怒放啊,掀开红盖头,新娘子貌美如花,就像婉儿姑娘一样温婉可人。韦固早就把月下老人说的话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这小两口新婚的日子,过得老幸福了。只是有一点很奇怪,妻子的双眉之间啊,总是贴着一枚花钿,无论如何都不摘掉,就连洗澡沐浴都不摘。韦固就忍不住问了,这是咋回事呢?妻子就对他讲:“说来话长啊,我其实是太守大人的侄女,而不是亲生女儿。我父母去世得早,我小时候跟着乳母一起相依为命。在我三岁那年,有个狂徒在我眉间刺了一刀,留下了伤疤,所以我才用花钿遮盖住它。再后来,叔叔将我接到家中抚养,视如己出。” 韦固听着听着,恍然大悟:“你小时候是不是住在那个那个那个宋城一家旅馆附近的菜市场?你的乳母是不是有一只眼睛那个那个失明了?”这着急得都磕巴了。妻子更惊讶,连连点头:“正是啊,夫君如何知晓?”韦固直拍脑门说,“因为当年那个狂徒……就是为夫我派去的啊……”韦固也讲了一遍自己当年的经历,原来他派去的人从一开始就没真正杀死女孩,只是刺伤了她而已。这样,月下老人的预言果然还是在经过了千回百转之后,最终毫无差错地应验了!韦固夫妻两人终于还是被红线牵到了一起。 这件怪事越传越广,一直传回到宋城长官的耳朵里。于是,长官亲自来到那家韦固曾住过的旅店,大笔一挥,题名为“订婚店”三字。时至今日,在河南省商丘市仍有一座建筑,就是为了纪念月下老人而建的,名叫“月老祠”或“月老宫”。 从此,月下老人就成为了媒人的代名词,简称月老。而“牵红线”也成为了“撮合一对恋人”的代称,红色则除了表示广泛的喜庆氛围之外,还可以专门特指婚嫁之事。再联想到本桥桥约中的这一项:“桥主业余兼职红娘,墙裂希望帮桥民解决人生大事。”便知桥主头像身着红袍,所为何故。最后祝每一位渴望通过本桥解决人生大事的桥民,也都能在月下桥主的红线的牵引下,找到合适的人。预祝大家二零二零庚子年,新春与婚姻,双喜临门,幸福与美满,恩爱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