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我见过午时两点的长安|文:简涵

【听说】我见过午时两点的长安|文:简涵

2017-05-04    06'59''

主播: 阮君棂ing

120 3

介绍:
《我见过中午两点的长安》 作者:简涵 匆匆填完骨干学员推荐表,赶去新勇打印,午休又打了水漂,已经习惯了没有午觉,楼层间、梅园口看到了嬉笑着回来的姑娘们,兴许是下午没课吧! 依旧是那间熟悉的打印室,拿着还有热度的黑白简纸,猛地一想,明天就是立夏了,还是第一次在长安度过这春末夏初,烈日烤着沥青路面,看着气象园的播报,已是24摄氏度了。脑子里还惦念着林徽因写的《九十九度中》里的张老太太整寿过得如何,也构思着晚上该怎么做五四青年和毕业季的推文…… 最爱新勇两侧的蔷薇,白的,粉的,格外清新,就连在这大中午,都引来了那爱美的女孩们留影;也喜路旁的小野花,一朵朵地紧挨着,一眼望去,像是掉进了花海,躺进去,只管肆意享受着瓣角的柔抚,看它们自带的染料,不正好和今天的青年节很搭吗?都是青春的颜色,希望的颜色。 两点,还早,也许还有人在和周公畅谈,留恋着温床。通往文渊楼的路上,稀稀落落地,没几个人影,小黄也拖着疲惫的身躯,慵懒地载着车上的人儿,一个站点一个站点地接送,毕竟都是有灵性的,这么热的天,难免傲娇一下。 一个小哥哥骑着他的小红车,戴着耳机,哼着歌,通向教学楼,想必有那么一两件令他欣喜的事吧!格物楼前的“经天纬地”在日光照耀下显得格外刺眼,周围再环绕着鲜花绿叶,不失为一副简约画。爱那嫩绿,不喜墨绿,因为少了分活气儿,像是老态龙钟,那不是这季节、这年龄该有的模态。 依旧是爬楼时间,每日4/5/6层的教室,一学期下来,肯定锻炼了身体。教学楼很安静,又看见了清洁阿姨,想必是收拾完了,弯腰整理着黑色的收纳袋,那是劳动节,不,是每天都很美的一道风景吧! 大三将至,还没把大一、大二过得像电影里那样热气腾腾,就快要向大学生活说再见了,到了说“祭奠我们逝去的大学青春”了。已经不能再用“多事之秋”形容了,因为每天都开始变得忙碌,不间断地,这件事完了,另一件也就来了。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作为一个自然人和社会人的结合,学会独立做很多事情,是成长,有惊喜,也有荆棘,但都被珍藏着,作为一个学而知之者、历而知之者的财富被珍藏着。 慢慢地,被岁月磨光了棱角,全然丢了波澜。一一道别与感慨,像人到中年,但还是免不了口舌之快,文字还是最喜欢的表达方式。打着文艺的旗号,不知道是真是伪,只觉得有股道不出的心绪。 时间一天天地过着,突然想把自己锁起来,不问世事,只是看书,看书,再看书,等把自己充盈了,释然了,再开开门,看一看外面的世界,不是看到底有多精彩,而是静待最初的那份好奇心的重新燃起。 今日五四,一个属于青年的节日,愿以后走踏实的路,做勇敢的梦,持一颗好奇的心,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