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斋茶话之《曼哈顿中转站》

书斋茶话之《曼哈顿中转站》

2015-07-06    10'08''

主播: 韩师广播-文化组

56 2

介绍:
大家好啊~本期节目由小播俏菲录制,小编海虹撰稿哦~希望你们喜欢~ 曼哈顿中转站之歌 文/海虹 有人说,人要让过去成为一种过去,而曼哈顿中转站中却告诉我们,只要是经典,就不会被轻易的遗忘。 在浩瀚如海的外国文学世界里,有许多优秀作家和他们的经典,在不经意间被我们忽略了,这里有着时代变迁的因素,也有读者的作品趣味问题。在中国的图书市场发生巨大变迁,越来越倾向商业化的同时,一些经典的作品变得湮没无闻。 不知听众朋友们是否有听说过曼哈顿中转站这部经典之作,它是由出名很早的美国作家约翰•多斯•帕索斯所作,约翰出生于美国芝加哥,是美国现代著名作家,一度与他的同辈海明威、菲茨杰拉德和福克纳等人齐名。1916年他毕业于哈佛大学,一战时加入美国红十字会医疗队,并开始在杂志上发表小说。1920年发表了第一部小说《一个人的开始》,此后共出版超过40部作品。他的代表作为《美国》三部曲。而1925年发表的《曼哈顿中转站》是它的成名作,一部以大战前后的纽约社会为背景,记者、描绘了律师、演员、水手、工会干部等人物的深刻形象。他们都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失意者,生活苦闷,精神空虚。作品中再现了美国当时巨大而复杂的社会背景,全文没有一个贯穿全书的主人公,约翰用灵活简洁的新闻写作笔法展示人物的生活场景,同时人物相互之间没有联系,有的只在某些事件中相遇。评论家们称它为“群像小说”。仍而它的强大之处是它的安排并不显得混乱,仍然让人明白它的事件发展过程。不管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他的写作风格都是新颖独特的,就像是电影脚本,由众多片段剪接拼帖而成,有点像所谓的后现代文本。但小说却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我们大致上可以看得出几位人物的人生轨迹。在叙事上多有新闻报道的特点,简明快捷,特定的场景生动明亮,对话背后的意蕴也极为丰富。 书里的第一章开头有着这样一段情景描写,同时也多在其它章节中出现过,“三只海鸥在破败的木板墙间破碎的箱子上、橘子皮上、腐烂的白菜帮子上飞翔着,渡轮顺着水流,撞击着、吞噬着河水,慢慢滑进码头........”有人说这段文字有很大的视觉冲击力,它似乎把读者拉近了纽约日复一日的寻常生活中去,同时也告诉我们“中转”的场景。当时,对于外来人员来说,曼哈顿只是一个中转站,他们陆续来到这里,在轮渡口,即便很远他们也可以看得到港口的自由女神像,纽约这个有着难以置信的力量,号称世界第二大都的城市就坐落在这个名叫曼哈顿的岛上,无数海内外移民慕名而来,他们试图寻找着机会,寻找新的生活,即便渡口的海水浑浊,海上漂浮的尽是垃圾,他们也熟视无睹,然而最终却发现这是一个充斥着冷酷和漠不关心的城市,因而最终只能选择离开,去往另一个地方。作者在书中描述了那些富有的政客商人和在底层奋斗的移民,也体现了人与城市间,人与人之间现代性的疏离与斗争。他的言语第一次使那些不为人知的移民进入了美国历史的范畴,也使得本书在美国文学里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本书中,有一个年轻人深深的吸引着我们目光,他叫巴德,他代表着来这儿谋生却遭受着歧视排斥的那群人,他们来自远方的城镇,他们身上只带着仅有的几美分,有的甚至早已饥肠辘辘,巴德25岁,很年轻的一个小伙子,他是从家乡那边逃过来的,开始了他在纽约的流浪之旅,在这儿他寻求到了在茫茫人海中的一丝安全感,但也仅此而已,但遭受一次次担惊受怕,一次次的受人欺侮后,那唯一的幸福感早已烟消云灭,流浪多天的他,袖子口磨破了,鞋子已变了形,手腕的皮肤变黑了,问路时,在他的破帽檐下是一双热切盼望回答的眼睛,而人们仅是投以轻蔑的目光。巴德能依靠的仅是一身廉价的力气,多年来,他仍在流浪,仍然居无定所,他好像在说“去哪儿都无所谓,去哪儿都不行”但现实却明明白白的告诉你,别妄想得到你不应得的。当有一天他望着平静的河水想他的豪华婚礼,他美丽娇俏的妻子,他幸福生活时,那一刻,他投河自尽了,好像他的结局早已被安排好似得。仿佛在叹息又好像在讽刺,原来充满机会的纽约也有绝人之路。 这个大都市充满了幻灭的恐惧感与纸醉金迷的堕落形成的反差,渡轮、火车、地铁、蒸汽压路机、出租车、消防车、贸易船等交通工具载着人们前来谋生或黯然离去,曼哈顿中转站对于大多数下层人而言,只是一个短暂而陌生的落脚点。小说的第一部分即将结束,巴德却在即将日出的时刻无声无息地死去,让人不禁回想起小说开篇的那个残忍的比喻:就像苹果被挤轧进榨汁机。 正如《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的编撰者所言,《曼哈顿中转站》“创造了一种运输模式的结构”,所有这些先进或落后的交通运输工具都标明了乘坐者的阶级地位和心理状态,成为某种非人化的象征。我们阅读它时,也仿佛是在这一座陌生的欲望都市里不停地穿梭,跟随那些灰黑色的运煤车、黄色电车以及五颜六色的蒸汽船、摩托艇等四处行驶奔走。小说的结尾,那个即将离开此地的失意者请求红头发的卡车司机载他一程,在被问及“要载多远”的时候,这个落魄的男人吉米赫夫茫然地回答道:我不知道……也许相当远。而它穿过的垃圾场与渡口的场景与小说的开头起始呼应。 实际上,《曼哈顿中转站》这部书并不是一本能够迅速地把读者带入具体情境的畅销书,而这也是因为他的厉害之处,把这种大背景切割成一个一个小场景,仔细深究,却发现它又能巧妙把这些场景融合一起,当把这些流行歌曲、交通运输以及一群过往的男女拼凑起来的形成一部杂烩式作品时,已经说明它在小说技巧实验的探索道路上走得相当远了,而在法国《读书》编辑所推荐的《理想藏书》把它放在了49本美国小说的榜首,尾随其后的三本“理想藏书”则依次是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该书的显赫地位不言而喻。与其同时,让我们细心听一听法国的专家们是如何褒扬《曼哈顿中转站》的吧,他们说:“ 这是一部描写灿烂世界的灿烂小说。当代社会的描述、浪漫的情调和抒情的独白在作品中交替出现……堪称20世纪的史诗” 在这本书里面,你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的人生起点与终点,生存的意义何在,在这你会看到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