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步之《为情所困》

文化漫步之《为情所困》

2016-09-29    16'48''

主播: 韩师广播-文化组

34 1

介绍:
本节目由小播玲丽和小编李亚完成,欢迎收听!期待留言~(大家国庆快乐啊!) 为情所困 文/李亚 为情所困的道姑李莫愁在怅恨曾说过:“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道出了为情所困的众人的心声,一时间人人都记住了李莫愁的这句至理名言,却纷纷不知这句诗是引用自元代诗人元好问的。 在“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更早些,明代文学家汤显祖却有比其更甚的感慨,汤显祖在《牡丹亭》的题记中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怪不得在如今的许多古装剧中,都会安排一场男主为女主而死的戏。男主中箭之后,血流不止,脸色苍白得好像下一刻就要挂掉,而双眼哭成桃子的女主就会满脸痛苦地对着这个为了她不顾自己性命的男人说:你怎么这么傻啊?为了对方连性命都不要岂不是傻的可以么?深情的罗密欧对死去的朱丽叶说:亲爱的朱丽叶,你为什么仍然这样美丽?难道那虚无的死亡,那枯瘦可憎的妖魔,也是个多情种子,所以把你藏匿在这幽暗的洞府里做他的情妇吗?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情,我要永远陪伴着你,再不离开这漫漫长夜的幽宫;我要留在这儿,跟你的侍婢,那些蛆虫们在一起。 《红楼梦》第三十回,闹气中的林黛玉对着贾宝玉道:"我死了。"宝玉道:"你死了,我做和尚!" 这两人脱口而出的闹气话,到最后却是一语成谶(chèn),只道是: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在《孝经•开宗明义》中,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道理虽然是这样,可古人总有痴情者为情而死,后人评论这些为情而死的人,总是赞叹不已鲜少责备,全然不顾“孝之始”是什么了,并认为那些顺从父母之命而与爱人分手的行为非君子所为。今天的人读《孔雀东南飞》,总是在读到刘兰芝被遣送回家的那一处谴责焦仲卿的懦弱,在读到焦仲卿殉情而死时对焦仲卿肃然起敬。但是,亲眼看到有人为了爱情去死,人们又会责怪他是个傻瓜。如今的人把生命看做高于一切,有了生命才能养活起家人,有了生命才能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有了生命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一切,才能去孜孜不倦实现自身的理想,再也没有情侣会对对方允诺出自己的生命,再也没有人确定自己的第一次恋爱会是最后一次。古时候的男人,对君主有忠,对朋友有义,对父母有孝,而抛却了这一切大义和责任殒身于爱情的烈火之中的男人,不知道是把爱情视为了多么高的位置? 真是的情况是,或许这些都是现实满足不了,人们幻想出来的吧。所以说,《牡丹亭》诞生后,使《西厢记》几欲减价,大概是因为,人们都喜欢现实中一切不可能实现的在书中都得到了圆满的体现。 柳梦梅都可以和杜丽娘在一起。无疑是实现了广大青年最不可能实现却最想实现的美梦。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 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如果鲁迅先生看到这一段话,会不会说一句“这吃人的封建礼教”呢?豆蔻年华的杜丽娘,至今不曾踏出过深闺半步,偶然春日正好,到后花园走走,却不曾想,被这姹紫嫣红开遍给惊住了,不到园林,又怎知春色如许?“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16岁的杜丽娘第一次萌动了春心,看着春天的繁花似锦,舞蝶翩跹,想象爱情中美好的样子。 杜丽娘相思成疾,死后三年,柳梦梅寻得杜丽娘画像,两人的前缘才得以重续。借问吹萧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得成比目何辞死,顾作鸳鸯不羡仙。杜丽娘可以穿越,可以诈尸,柳梦梅可以高中状元,可以打动皇帝为其主婚,现实中一切上刀山下油锅都难以圆满的事情,在杜丽娘与柳梦梅面前都圆满了。 杜丽娘从一个闺阁小姐到最后敢于在朝堂之上陈述与柳梦梅之间的一段感情,只能让人说一句:爱情的力量太过伟大,可以毁天灭地。一介书生柳梦梅更像个正能量满满的奋斗小青年,对杜丽娘倾心后,始终如一;面对岳父大人的拷打,抵死不从;金銮殿上,面对位高权重的岳父,勇敢揭露并嘲笑他的纲常礼教。两个人为爱情奋斗,不顾一切。毫无虐点,却让围观的看众羡慕,哀伤,心死。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谁都知道,现实中,状元只有一个,那是给宰相的女儿准备的;而杜宝却是无数个父母的原型。能追求自己婚姻的人,大概只有可以诈尸的杜丽娘。 一种冲破世俗伦理的观念就那么伴着《牡丹亭》中的凄凄婉婉展现在世人面前。《牡丹亭》引来闺中女子的争相传阅,更有甚者,因为得不到杜丽娘那样的爱情抑郁而死,谁都知道明代的贞节牌坊立得最多,这些牌坊下所镇压着的,是一个个贞节女性的斑斑血泪和痛苦不堪的灵魂。汤显祖没料到自己的这部传奇会受到如此的欢迎,竟闹出人命来,感慨良多,挥笔写下一首吊念诗“画烛摇金阁,真珠泣绣窗。如何伤此曲,偏只在娄江。何自为情死,悲伤必有神。一时文字业,天下有心人。” 不少闺中女子成为牡丹迷后,对写出这样故事的作者也仰慕不已,只认为他必定也是一个风流潇洒英俊倜傥如柳梦梅一般的男子,见了其人之后,才知道汤显祖已经是两鬓微白的老头子了,顿感气愤不已,但是据传入后世的画像看来,汤显祖年轻的时候也是一表人才的。 《牡丹亭》成书于明朝万历二十六年,明朝,是一个在文化思想上承上启下的时代,前有八股取士,并把朱熹的“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贯彻到底,后来又有早期资本主义的思想冲击,像汤显祖这样把一腔对封建社会的美好愿望付诸在《牡丹亭》之中,也是少见。 今天,在昆曲中看到杜丽娘轻舞罗袖,低眉浅唱: 转过这芍药栏前, 紧靠着湖山石边。 和你把领扣儿松,衣带宽, 袖梢儿揾着牙儿沾也。 则待你忍耐温存一晌眠。 是那处曾相见 相看俨然, 早难道好处相逢无一言。 也要为汤显祖描述的直白而惊叹,虽然是杜丽娘与柳梦梅在梦中相会以身相许,但对于明朝的那些闺中小姐们来说这也是羞于想象的。 这或许是汤显祖被他的朋友李贽影响的结果。李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福建泉州人。与南宋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相反,李贽提倡平等,男女平等,主张个性自由,当然,恋爱自由也不反对。李贽的思想被时人认为是“异端”,汤显祖受李贽提倡个性解放的影响,塑造了杜丽娘和柳梦梅这一对个性鲜明,情感丰满的人物,并在《牡丹亭》中毫不掩饰地对封建的家长以及那些教授私塾学堂的腐儒们做出了讽刺。 《牡丹亭》与汤显祖的另外三部戏剧《紫钗记》、《邯郸记》和《南柯记》合称为“玉茗堂四梦”,也叫“临川四梦”,以《牡丹亭》最为著名,而汤显祖也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整个剧本共两卷,五十五出,作为明代南曲代表作——汤显祖的《牡丹亭》也与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王实甫的《西厢记》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典戏剧。 戏剧的产生与发展与剧本的创作相辅相成。明清传奇的出现为中国戏剧繁荣时代的到来点了一把燎原之火。明清传奇是中国文学由高雅走向通俗,由上层社会走向普通民众的体现。自宋元以来,街坊日益繁盛,市民交易愈加频繁,人民的娱乐活动也越来越多,传奇创作的题材更加开阔。至明中叶,大批文人染指传奇,令典雅的审美趣味和绮丽的语言风格渗入了传奇。《牡丹亭》的唱词藻丽典雅,多用典实,这与文人的浪漫情思和蕴藉意绪相关,它有利于文人学士抒发其细腻含蓄的艺术情感,展示其委婉幽邃的内心世界,使传奇唱词成为可与诗词曲赋相抗衡的艺术品种。汤显祖的《牡丹亭》是明代后期传奇创作盛极一时的代表。汤显祖论曲强调“曲意”,主张兼顾“意趣神色”;讲究文采,崇尚“丽词俊音”;要求格律服从内容、文辞,偏重于剧作的文学性。开创了戏曲文学流派中的临川派,故戏曲史上往往将追随、效仿汤显祖较为明显并有所成就的剧作家称为临川派。 本期的节目到这里就要与大家说再见了,希望每个听众朋友们都能找到自己的幸福并好好珍惜它。天气转冷,听众朋友们注意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