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微散文]32期《便道上的塑料棚屋》李艳艳 文 龙丹朗读

[在场微散文]32期《便道上的塑料棚屋》李艳艳 文 龙丹朗读

2019-03-17    04'34''

主播: 眉山~东坡龙丹

172 2

介绍:
便道上的塑料棚屋                               文/李艳艳      祈盼暖春化万物,岂料料峭寒风阵阵吹!      走进赵姐棚屋的那一刻,一股冷风就随着溜了进来,发现室内很闷,又从门帘缝挤出,合着外面的伙伴,吹着口哨从棚顶旋向远方。赵姐苦笑,忙把砖头压好门帘,取她外套给我披上,我嘴说:不冷,不冷,脊背早已拔凉拔凉。      三十年前,山窝里的赵姐,决然出外谋生,忍痛把双生子交给父母。在乡亲疑惑、惊骇的目光中来到天津,丈夫在建筑工地当了民工,她做了家政,白天做三份钟点工,晚上还兼职陪我85岁的祖母。1999年祖母去世,难舍相处十年的情谊,赵姐转做我家钟点工,直到2005年我母亲患了脑梗,家里需全天保姆,赵姐才离开我家。      2007年8月的一天,突然接到赵姐的电话,要我去美玲餐厅,我料想她在餐厅服务出事了,赶了过去。餐厅一见面,她就上来紧紧抱住我,我感觉她身体抖得厉害,忙说:别怕,有什么事坐下说。她一下子松开我,一把摸去满脸泪花:考,考上了!今天请您吃饭!原来她那双生子,一个考上上海财经大学,一个考上天津理工大学,她是喜极而泣。      接下几年,赵姐夫妇更像两个陀螺,乌黑油亮的头发开始染上了雪。      年前,夫妻租住的平房要拆迁,与安居两处的孩子们商量,上海儿媳来电:住天津好,快七十啦!保养好身体才是,不要来回折腾。天津儿媳更善意:去上海吧,趁身体还行上海逛几年。      于是,便道上多了间塑料棚屋。(539字) 责任编辑:李慕云。字数:539字。评价:较好。采用倒叙手法,深刻地反映了人物的悲剧命运,人物富有代表性。   终校:袁志英。可用勉强可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