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微散文]42期《人生是场大雪》闫伟国 文]龙丹朗读

[在场微散文]42期《人生是场大雪》闫伟国 文]龙丹朗读

2020-12-24    04'15''

主播: 眉山~东坡龙丹

242 3

介绍:
人生是场大雪 文/闫伟国 常常想,如果人生是一场大雪,庸庸碌碌的我们能留下什么?是否来不及留下几枚迷糊的脚印就已被大雪埋没,杳无遗踪…… 世事大梦一场,人生几度新凉。 公元1094年春,苏轼被从定州远谪岭南。那时还没有高铁,苏轼一路只依靠步行和渡船,于当年冬季抵达惠州。 有人说,如果苏轼不那么文采出众非黑即白;遇事不是那样如鲠在喉不吐不快;遇人更不那样的疾恶如仇仗义执言,是不是就少了小人的毁谤和诬陷?少几次被流放的艰难与曲折?记得张国荣曾说过,少一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是一辈子。我觉得苏轼也是一样,少一副侠肝义胆少一次上书少回一次贬谪都不能成就苏轼的伟大。 苏轼以旷达豪逸的迈往之气,行正大之言,不做亏心之事;他以虽千万人吾往矣的信念,敢于担当,清风明月,奋不顾身。 万里归来年愈少,也无风雨也无晴。 很可惜,最后从海南回到常州的苏轼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假如那时能输点葡萄糖用点抗生素,苏轼也不至于在细菌性痢疾的折磨中溘然长逝。 拣尽寒枝不肯栖,应似飞鸿踏雪泥。 这就是苏轼的诗与远方,走到哪里就把诗情画意写在哪里,走到哪里就把慈悲和智慧带到哪里。他的微信运动也始终处于前列。虽然朝云曾说过坡公只有一肚子的不合时宜,但在人生的这场大雪中,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苏轼一样安随所遇,独步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