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雷达】 法官教你如何识别金融诈骗陷阱

【投资雷达】 法官教你如何识别金融诈骗陷阱

2017-04-07    02'43''

主播: 金V说

71 5

介绍:
这条雷达与理财风险有关。 近年来,金融等各类新型诈骗案件频发。为提高大家的防骗意识,增强防范能力,北京市二中院日前以案说法向社会发布了风险提示。我们一起来听听。 据北京二中院法官介绍,利用银行为平台行骗的金融案件尤其突出,在此类案件中,犯罪分子往往抓住以下几点进行诈骗: 一是犯罪分子往往利用其与银行等金融机构某种特定关系或者联系,如系银行雇员或保安等关系,在取得事主信任后,骗取钱款。 二是老年人易成侵害对象,老年人对相关业务流程不熟悉,防骗意识以及识别能力相对较弱,因身体等原因不便前往银行柜台办理业务,易成为犯罪目标。 三是犯罪分子多许以高息、高回报率等,通过编造所谓“保本”、“高回报”产品,诱骗受害人进入圈套。 四是办理业务的流程均不规范,均非通过银行柜台办理,有的还是在银行之外的其他地点(如受害人家中)进行交易。 五是受害人轻易向犯罪分子提供存折、身份证、密码等关键材料和信息,致使犯罪分子轻易得手。 综合上述案件特点,北京市二中院的法官提醒大家: 一是要理性投资,在进行理财时要克服“贪占”心理,对于承诺低风险、高回报的,要保持高度警惕。 二是一定要到正规场所通过银行柜台等正规渠道办理相关业务,对相关网点内非银行业务人员或者银行业务人员在非工作时间、地点提供理财咨询、服务等,要保持警惕。 三是要注意保护身份证、银行存单、银行卡等个人重要资料及银行密码等重要信息,避免在柜台之外的渠道向他人提供。 四是如发现可能遭遇诈骗,要通过正规渠道迅速冻结账户有效止损、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同时向公安机关提供详细信息。 听完了法官的提醒,你是不是对自己的投资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呢?还是那句老话,大家在投资理财时不要盲目追求“高收益”,不要轻信盲从,银行卖的产品也有风险! 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金V说”,或下载“金V说”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