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欢迎收听今天的轻院之声,我是主播Coco,今天向大家分享的是快餐文化。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这一天几乎所有的微信公众号都在推文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并借机向读者推荐书单。这原本是一件好事,既提醒了读者读书的重要,又不失时机地给很多具有选择困难症的读者以引导和指点。但问题是,读者真的是会去做吗?即便是读,又能有多少人能坚持到最后?
近年来,伴随着快餐文化在国内的兴起,有太多的人放弃了读书,放弃了一步步走向成功的路径,恨不得一夜之间就能够成为全才,并直接达到自己理想的境地。由此而引发的急躁情绪不停地扩散到工作与生活的各个层面,也进一步加大和增强了人们内心的焦虑。
于是,面对拥堵的车流,一些司机狂摁喇叭;面对长长的队伍,有人加塞想要努力挤到最前面去;面对红灯,有人不管不顾地向前急冲;等等诸如此类的事件层出不穷。似乎不急都不足以显示自己的上进和对时间的珍惜,不急都不足以显示自己追求梦想的急切和对现状的不满。
可,急就有用了么?拥堵的车流里,除非下车走,否则再怎么摁喇叭前车不动,也只能老老实实在后面跟着;长长的队伍中,除非有突然的变故,否则再怎么加塞也都无法排在最前面;十字路口,除非不要命,否则再怎么急冲也得等一下红灯。
但,有的人明明知道这些,也还是忍不住的着急焦躁。其实,这不是个例,已经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单拿读书这件事来说,就有太多的人不愿意拿起书本一句话一句话的看下去,而是选择去看各个平台上对于一本书的解读文章,并以为只要看了那样的一篇文章就对书本有了基本的了解和认识,也对书里的内容有了掌握。可,事实真的如此么?
同样一本书,不同的人会读出不同的感受。当我们读着别人对于一本书的解读时,其实就是停止了自己对于书本知识的吸收与思考,自愿地接过别人咀嚼过的东西品尝味道,还以为那就是书的原味儿。
一本书,别人解读的再好,也会添加个人的观点与感受,如果我们据此就认为这就是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或者我们也对该书持有相同的观点,那就不单是对自己的漠视,更是对书本的侮辱。
我们读书,主要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能够看到不同的世界,如果我们只是选择从别人的眼睛里面看世界,我们所看到的肯定不会是这个世界的全貌,也断然不会有新的发现。何况,现在有太多的人不再通读经典,而是选择读类似心灵鸡汤之类的流行书籍,或者是励志故事之类的一般书籍,这些都不能够给我们更好的给养,自然就无法帮助我们看到更大的世界,也不能帮我们更好地了解他人和自己。
令人感到更加不安的是,有些人疯狂地煽动起大家的读书欲望,然后以一定时间内的读书数量来衡量一个人的进步程度,而这种读书形式居然还广受欢迎!足见国人对于快餐文化有多么喜欢。除此之外,一些人还天真地以为只要关注几个关于读书的公众号,或者是参加所谓的读书训练营,自己就能够习得想要的知识储备,完美地逆袭人生。
真是荒谬至极!如果读书这么简单,看公众号和参加训练营那么有用,我们还要去读那么多年的书干嘛?!我不否认有些公号、训练营和鸡汤文对于引导和激励人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但我却不认为它们真的能够改变一个人的一生。真正能够改变一个人一生的,永远只是其内心被隐藏起来的那股力量,是其不肯认输的精神,也是其不肯放过自己的执着。外力只能起到引导与激发的作用。
路,是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书,也得自己一页一页地去读才能获得其精髓与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深邃思想。而且,除非是自己失却了奋斗的动力,否则就不要把那些快餐一样的书籍作为自己的必读书目,那样做只会让自己成为一个买书者,丝毫不会真正地推动自己的进步和提升。
我们真正要读的书,应该是那些流传很久的经典,还有一些需要我们认真思考才能读懂的书籍。这些书籍才能够让我们的能力与思想得到拓展,才能让我们以全新的视角去发现和了解这个世界。
很多写作者之所以无东西可写,很大的原因在于他们只选择自己读的懂的书,或者是好读的书去读。那样的书简单有趣,读起来轻松愉悦,但却无法给人以思想的启迪,更遑论给人以能力上的提升了。读那样的书,就如同吃方便面,简单快捷,但却毫无营养。那样的书即便是读一千本,也都无法突破自己的思维壁垒,更无从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反而有可能会让自己更加放弃思考,变得思维僵化,思想简单。
这个世界变化得太快,快到我们一觉醒来可能就已经被淘汰。但世界变化再快,也都无法淘汰那些历经千年百年而流传至今的经典书籍。所以,只要读懂它们,我们就能够以不变应万变,给自己面对这个多变的世界更大的信心与勇气。
请从现在开始,把心沉下来多读一读那些经典书籍吧,它们能够经历百年千年而流传至今,这本身就已经是一个奇迹。经过了历史的选择与淘汰,它们就更加显得光辉灿烂并具有启迪智慧的力量。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都值得我们捧起来认真读上一读。那,才是我们最该吸收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