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井石刻记》作者:李建人

《风井石刻记》作者:李建人

2023-02-28    06'40''

主播: L卫华

29 0

介绍:
 曩昔从冷水江去邵阳必过田心风井村,道旁有一处石刻曰:风井宗溟,余每经过必注目凝视之,汽车倏忽而过,往往不及细看,然刻字笔力遒劲至今印象颇深。  久雨放晴,春阳和煦,忽有兴致驾车循记忆寻之,欲再细读为快。过石槽,入田心村,这里是原老新化县域地界,隶属宝庆府。沿古驿道一路搜索,此地盛产白石,沿路多为石材厂。终于道旁一崖壁下得见风井,廿年不见,崖下已募修风井亭阁,并挂牌县级文保单位,诚可欣慰耳! 此地为老新化梅邑八景之一:潮源仙洞。停车远观之,“风井宗溟”四字刻于道旁崖壁上,距地五六米高,每字约五十公分,点画饱满,阔笔遒劲,牵丝细腻有飞白神韵,刻工微妙,文气蔼然,此刻与常见匾额对联不同,绝然没有馆阁之气,而是逸兴遄飞,笔力惊人。  作书者为明代嘉靖癸丑新化县令佘傑,其游于此,欣然题之。查明代嘉靖《新化县志》,佘傑即为主修,明嘉靖癸丑是1553年,距今已有470年!志载县令佘傑南直隶铜陵县人,选贡,嘉靖二十五年任,政尚宽平,事存大体,有恺悌作人之风,持公勤恪之志,士民咸爱戴焉!可以见得佘县令为一好官也。政声佳誉,好官好字,江山留胜迹,千古永流芳,诚哉斯言! “风井宗溟”四字下另有一段刻字,为崇祯庚午秋(公元1630年)县令赵士龙次韵和作诗刻,惜字小漫漶,苔藓杂草掩映不可辩全貌,惟有款识:东渝赵士龙和鄭明府题潮源洞风井崇祯庚午孟秋吉旦,清晣可见。  鄭明府当为时任宝庆知府,下级奉和上级之作,谀词难免,风雅可续!端详题字,上镌昔人句,石壁古篆隐,朴拙而有隶意,与北魏郑文公碑有几分相似,明末书风个性鲜明可见一斑。读《重修风井题记》可知,此处原有北宋周惠,明朝郑澧阳及王应熊曾赋诗著文,镌刻于石壁,惜今无存焉!  石崖下新辟亭宇为一回廊,题额风井宗溟是崖字翻刻,已然失真。过回廊即为风井,井为凹陷洞穴,不深,几步到底,井水自石罅流出,水量不大,曲径潺潺,水质清澈,试之水尚温。盖风井者,地处古道中途,身藏峭壁深穴,上风井下水井,风欲静而水自流,水欲动则风不止,隆冬习习温,酷暑飒飒冷,此乃南国奇观也!  出风井,道旁有风井桥,明显为近代新砌。过桥有溪水逶迤而来,沿途行百余步,田野平畴,阡陌交通,四面青山高耸入云,恍若桃源之境,假想四百年前之景亦如此乎,商旅前行,宦游经过,来此必驻马停车,掬水濯缨,听风品泉,仰视崖字,品评得失,相视抚髯而笑,则佘赵两令之风雅由斯传远矣!江山风月常在,雅兴异代同怀,文字千古,胜迹常在。 回程,又过三尖六房院,这座建于清光绪年间的老宅,门前萧然。读大门石刻联:地远尘氛环水竹,天开云锦列山屏。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咏之味之,不亦乐乎! 癸卯正月二十五日碓庐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