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洛阳,错过了看牡丹的季节,于是去了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这些北魏和唐代的伟大遗存深深吸引了我,但是同样吸引我的,还有石窟对面葱茏蓊郁的大山。远远望去,如云的绿树中露出了一角寺庙的飞檐,又传出几声清脆的钟声。问当地人那是什么地方?他们告诉我,那是香山,飞檐斗拱的赭红色庙宇便是香山寺。

香山?香山寺?我的眼睛一亮。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晚年退居东都洛阳,就自号“香山居士”,后人称他“白香山”,诗人也以《白香山集》《白氏长庆集》传名于世。
走过古朴气派的伊河大桥,正想去右边的香山寺,却见左边有一处园林,雪白的围墙,青青的瓦楞起伏成龙脊,园内的修竹一簇簇探出墙头,在微风中沙沙作响,这院墙也就有了游龙的气势。园子的拱形门洞上,写着“白园”两个遒劲的大字,原来这是白居易纪念馆和他的陵墓所在地。出于对诗人的景仰,我决定以一个文学晚辈的身份对先圣作一次造访。

进得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小桥流水,曲径通幽。一处假山小池精致如盆景,石旁点缀的几竿小竹,翠叶婆娑。假山上有一线清泉,飞溅的水滴打在池中的几株秀荷上,荷叶撑开圆圆的大伞,水滴在上面滚动,晶莹如珠。绕过假山池水,绿荫深处有一座古香古色的大殿,里面飘出清扬的古筝和琵琶声。置身白园,这水滴荷叶袅袅清音,真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浑然天成,让人一头跌进了江洲司马《琵琶行》的意境里。
大殿中央,诗人一袭青衫,端坐在一块大石上,清癯的脸盘望向高处,下巴上的短胡微微翘起,那神态,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又似乎在倾听着什么,关注着什么。
白居易处在矛盾重重的中唐时代,少年时经历的战乱和颠沛流离使他深刻地了解了民生疾苦,为他后来的诗作继承杜甫的现实主义传统打下了深刻的烙印。白居易少年成名,二十八岁进士踏上仕途,先后做过县尉、翰林学士、左拾遗,后因写诗针砭时弊得罪了当朝权贵,被朝廷贬至江洲、今日的江西九江做了司马。十年后唐宪宗崩穆宗继位后才遇升迁,最后做到太子少傅,刑部尚书。但是与他显赫的官位比起来,最高的还是他的文学成就。一生政治上的起落,内心上的刚直不阿,理想与现实、统治者的骄奢与百姓疾苦的巨大反差,使诗人愤而“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出了《新乐府》五十首等反映民生疾苦的诗歌,成为当时新乐府运动的领军人物。

“贫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诗人一生的主导思想。诗人前期仕途得意,志在兼济,积极用世,反对权贵,为民立言。后期在历经宦海沉浮后省分知足,漠视时政,退隐朝市,独善其身的思想占了主导地位。此时端坐在大石上的白居易,一定是中年处于创作黄金时期的白居易。我想他的神情一定是在作着看透世相的思考。我一直在白园中寻寻觅觅,寻找着诗人凝视苍天的答案,我从后山坡上的白氏墓上似乎看出了端倪。诗人长眠在这里,真是个绝好的所在。墓上离离青草,墓碑上书“唐少傅白公墓”几个简洁的大字。他倚着巍峨的风景如画的香山,倾听着香山寺的晨钟暮鼓,又远看着中原大地上的世人。他望见了皇城“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的轻歌曼舞,望见了关中“心忧炭贱愿天寒”的卖炭翁,望见了“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刈麦者。诗人在白园无论雕像还是坟墓,都在作着批判现实主义的思考。
我想这正是白园的精髓所在,也是诗人、诗作的永恒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