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翅膀的扇动都为了远方
作者:孔雀珠玉
"鸟类的迁徙,是关于承诺的故事,归来的承诺。历经重重危机后的数千里旅行,只为了一个目的,生存……候鸟的迁徙是一场生命的搏斗。”
----影片开场旁白
每年春天,欧洲和美洲的一些候鸟要飞往北极地区,在那里生儿育女。北极短暂的夏天过后,它们又要跋涉数千公里,返回出发地。2001年,法国著名导演雅克•贝汉(Jacques Perrin)拍摄完成了轰动世界影坛的记录片《鸟的迁徙》。整部影片历时四年,行程十万公里,仅拍摄胶片就长达460公里。除此之外,影片还动用了17名世界上最优秀的飞行员和两个科学考察队,以及300多名摄影师,使用了滑翔机、直升机等八种不同的飞行器,记录了27种候鸟大迁徙的过程。这部影片的镜头语言宏大唯美,画面和音乐让人感动唏嘘。
影片刚一上映,就在短短的三个星期内掀起了法国本土2500万人次的观影热潮,并获得了2003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的提名和法国凯萨奖的最佳剪辑、最佳音乐等多项大奖。
《鸟的迁徙》是一部安静到极致的电影,从头到尾的镜头捕捉的都是正在奋力飞翔的无数种候鸟,它们的觅食和嬉戏。只有很少的旁白,偶尔有字幕流淌出来:
“灰雁,旅程数3000公里,地中海盆地(往返)北欧”
“灰鹤,旅程数4000公里,伊比利半岛(往返)北半球森林”
“黄嘴天鹅,旅程数3000公里,东亚(往返)西伯利亚苔原”
…….
自始至终影片的镜头语言干净简单,只有不同种鸟的振翅飞翔,详尽记录它们飞越的无限山脉、色彩绚烂的广阔平原、欧洲连片的古堡、汹涌澎湃的海面和浩瀚无垠的沙漠。
最令人震惊的镜头是以整个地球为背景,在旋转的角度下,映着蓝色的海洋和褐色的陆地,清晰地看到大片白色的飞鸟群缓缓移动。这样直白的镜头逼真地刻画出一只微不足道的飞鸟被放在几千公里大背景下的渺小无助,让人无限感动于候鸟大迁徙时一往无前的执著精神。或许,正如这部影片开场时的旁白,鸟的迁徙是一场生命的搏斗。
《鸟的迁徙》音乐制作阵容宏大,电影原声唱片获得了2003年法国电影凯萨奖最佳音乐大奖。自始至终,在恢宏旋律里人声的哼唱伴着长镜头下鸟的飞行时不时响起,由弱到强,感人至深。电影主题曲《To be by your side》由Nike Cave来演唱,在宗教般神圣恢宏的氛围中他深情地唱到:“明天我将会飞翔,为了回到你身边。”他用深沉的声音赋予这些迁徙中的鸟类令人肃然起敬的力量。
影片中一直流动着不同鸟的鸣叫声,很真实细腻。我观看影片时恍惚以为自己就置身于无边无际鸟的群落,正在那么近地聆听它们丰富婉转的语言。很奇怪,当我听着鸟的鸣声时,内心会突然变得很安静。
片中最温馨最令我喜欢的一组镜头是当候鸟历经千难万险飞到北极地区产下小鸟后的场景,在轻灵活泼的女声哼唱中,一只小天鹅从卧在地上的妈妈羽毛下突然钻出来,啾啾地叫着;一只有白色斑点的黑鸟驮着两只出生不久的小鸟在水面上游动着,小家伙舒服地看着水面;黄嘴天鹅夫妻中间夹着四只小天鹅,一家六口在水面上优雅地游过。一只笨笨的小鸟总想奋力爬上妈妈的后背,却一次次地滑下来;一只胖乎乎黄眼睛黄嘴巴的小鸟神态憨绝地向前走着,它张着黄色的眼睛看着镜头时的特写,傻乎乎,又可爱至极。
这一段美好的镜头我看了很多遍,看着鸟的一家温暖地呆在一起时,有无限的温柔情绪静静地涌出:在鸟的世界里,也有爱,也有亲情,人类所能体验的各种复杂细腻的情感,其实鸟类也是有的。
正如影片结尾字幕中所讲,《鸟的迁徙》同时是一部关于鸟类保护的电影。这部影片成功地让观众置身在鸟的视角去看人类,用无言的镜头告诉我们,在地球这个家里,人类已经占有的太多,抢夺得太多。在人类的霸道和淫威之下,鸟的世界已经被压榨得太小太小:
在冷森森的黑色系音乐中,一台巨大的收割机轰鸣着从远方驶来,一只孤单的幼鸟在草丛中的特写镜头让人紧张难过,它啾啾地叫着,傻傻地不知道要发生什么,而收割机已经辗了过来……
几声震耳欲聋的枪响,一群奋力前行的大雁从天空猛然栽下,它们下坠的身影仿佛带着长长哀鸣,划过水面;四个偷猎的人刚刚放下举起的猎枪。
一只被关在笼中的加拿大雁看着天空中的同伴飞向远方时,它在铁丝网后黑黑的眼睛里写满了悲伤。
在让人绝望的音乐背景下,一群红胸雁飞过被严重污染的城市,身下是连片的巨大烟囱和笼罩在灰色烟雾中的城市。
影片用极具张力的表现手法放大了在鸟类的眼睛里,人的世界所充满的暴力和恐怖;作为强烈对比的是,导演用大量唯美得让人神伤的镜头展示鸟的世界里种种的安宁美好:如血夕阳下,鹤群翩翩降落在树梢,它们张开翅膀的剪影美如画卷;无边彤云下,数以万计的飞鸟喳喳掠过时,天空中瞬间升起壮观的黑色圆形烟雾……
看着这些镜头时,我在久久地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再也没有鸟的翅膀从天空划过,我们的眼睛里还会有这样的生动和感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