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播:代程旭
文稿编辑:冯恬
文稿审核:肖琪
图片编辑:代程旭
背景音乐:U.Wind——Noicybino
官方WB:西华师范大学广播台
中国古代女子的发饰,是中华文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中国女性发型的改变,传统的簪钗渐行渐远。留传下来的中国古代妇女的发饰簪钗,都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古书中记载的女子发式浩如烟海,而各式的宝钿花钗是必不可少的装饰。那这些发饰叫什么,作用如何,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笄
在古代,女子插笄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女子到一定年龄时还必须举行一种仪式,即“笄礼”。行过笄礼的女子,即被视为成人。因此女子的笄礼和男子的冠礼是相应的一种礼俗。笄礼产生于周代,《仪礼·士昏礼》称:“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郑玄注:“笄,女子礼,犹冠男也。”
在《礼记·内则》里也有:“女子十有五而笄。”郑玄注:“谓应年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从周代起,女子年满十五岁便算成人,可以许嫁,谓之及笄。如果没有许嫁,到二十岁时也要举行笄礼,由一个妇人给这个及龄女子梳一个发髻,插上一支笄,礼后再取下。
二、簪
簪是由笄发展而成的,可用金、玉、兽骨、玳瑁等制成,后来专指妇女绾髻的首饰。阴商时期的古人就已经开始用簪了,簪的用途有两种:一为安发,二为固冠。而簪在古代其实是男女通用的,比如在杜甫的诗中便有“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簪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而簪的材料以骨为主,汉代开始出现象牙簪、玉簪,还在簪头上镶嵌绿松石。唐宋元时期的簪,则大量用金、银、玉等贵重材料制作。银簪的制作工艺有錾花、镂花及盘花等,盘花是用细银丝编结而成。簪头的雕刻有植物形,动物形,器物形等,其图案多具有吉祥寓意。
簪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实用簪,多用于固定发髻和头型用的;另一类为装饰簪,多选择质地珍贵的材料,制成图案精美的簪头,专门用于发髻梳理后戴在明显的位置上。在民间,一般来说是富家多用玉质银质,贫家则用骨质。
三、钗
钗和簪的作用相同,都是用来插发的,但不同的是,簪是一股,而钗则是双股。钗流行于西汉晚期,一直是女子的主要头饰之一,即便是如今,钗在梳妆品中仍有一席之地,比如发夹,就是从发钗演变来的。
钗不仅是一种饰物,它还是一种寄情的信物。古代恋人或夫妻之间有一种赠别的习俗:女子将头上的钗一分为二,一半赠给对方,一半自留,待到他日重见再合在一起。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就有“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的说法。
四、步摇
步摇是古代女子的重要首饰之一,在笄、簪上加以饰物而来。因为行走时随着脚步的移动,那些垂挂着的珠玉便会不停的摇动,固而称为“步摇”。步摇是始见于汉代宫廷后妃的礼制首饰。汉代以后,步摇逐渐流行于民间,成为妇女喜爱的首饰之一。“头安金步摇,耳系明月挡”就是这一写照。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用“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来形容杨贵妃。
其实中国古代美女的“百宝箱”远不止如此呢,那些古人的智慧与艺术需要我们慢慢地去发现,细细地去品味。在了解过它们的魅力之后,相信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呢。好啦,本期的节目就结束啦,我们下期再见!
(文稿来源于网络,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