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播:陈紫粤
文字编辑:熊琼苓
文稿审核:苗正荣
图片编辑:陈紫粤
背景音乐:星茶会---灰澈
官方WB:西华师范大学广播台
《千里江山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宋代青绿山水画中具有突出艺术成就的代表作。在今年春晚上,艳压群芳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便是源于此画作。既然舞蹈能带我们梦回北宋,那么今天,我们将在这里以文字,以声音,再次展开这幅绝美的青绿山水画。
首先,带大家走进《千里江山图》的诞生之际,了解在何等境遇下衍生了这幅画。北宋末期,宋金形成军事对峙之势,北宋的王室衰微,国土沦丧,民不聊生,在朝野内外形成了一股强劲的爱国主义力量。宋徽宗作为帝王,改变了宫廷画家的社会身份;他作为艺术创作的统领者,对绘画有着直接而明确的要求,作为画家的徽宗,从不放任宫廷画家自由创作,他对宫廷画家在形式和趣味上,都有严格的要求。在一众画家中,选中了一位天才画家王希孟,年仅18岁便创作出了《千里江山图》。
对《千里江山图》的诞生有所了解后,接下来,就可以乘着轻舟入画了。该画卷用一幅整绢画成,以长达12米的长卷形式,立足传统,画面细致入微,烟波浩渺的江河、层峦起伏的群山构成了一幅美妙的江南山水图,渔村野市、水榭亭台、茅庵草舍、水磨长桥等静景穿插捕鱼、驶船、游玩、赶集等动景,动静结合恰到好处。
该画卷的自然景色描绘得细致真实,与人的活动也结合得十分紧密,展现了较广阔的社会生活面。画面着意刻画的自然景色,既概括地表现了山势绵亘、水天一色的浩森气象,又精心地勾画了幽岩邃谷、高峰平坡、流溪飞泉、波涛烟霭等自然界变幻无穷的状态,使千里江山既开阔无垠,又曲折入微,充分地显示了祖国山河的壮丽多姿。同时,在自然环境中安插了众多的人物活动,精细地刻划了如水村野市、渔船游艇、桥梁水车、茅篷楼阁等生活场面,还有相当真实的捕鱼情景。它以普通、日常的生活、劳动景象来辉映自然。
轻舟泊岸,我们下了船,从理性角度分析,作者集先辈之大成,在用材方面十分得当。该画卷中的“青绿山水”,是用矿物质的石青、石绿上色,使山石显得厚重、苍翠,画面爽朗、富丽,色泽强烈、灿烂。在此基础上,王希孟不仅继承了前人的技法,还在青绿色调间寻求变化,注重多种手法并用,构图十分严谨,使画面层次分明,意趣生动,成为存世的青绿山水画中最具代表性和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除此之外,该画卷在构图方面为后事作出了卓越贡献。《千里江山图》画卷构图周密,色彩绚丽,用笔精细,成功地采用了散点透视法,将主题分成六段,各段均以绵延的山体为主要表现对象,自然而连贯。或以长桥相连,或以流水贯通,使各段山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巧妙地连成一体,灵活地体现了“景随步移”的艺术效果,将不同视点的印象统一起来,巧妙地组织了空间。
所以说,《千里江山图》画卷,不仅代表着青绿山水发展的里程;而且,集北宋以来水墨山水之大成,并将创作者的情感付诸创作之中。《千里江山图》虽属于写意之作,但不乏工美佳作,表现了青年画家具有严谨的生活态度。
回顾经典,还看今朝!惟其青绿,只此江山。《千里江山图》让我们看到了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沉淀的一种岁月,一种大气,也是代表我们文化自信的一面。今日展卷了解后,《千里江山图》所呈现给我们的不再只是一个响亮的名字,更是我们面向国际,面向世界的一份底气!
好啦,本期的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下期再会!
(文稿材料源于网络,略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