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丨咖啡小课堂】

【生活丨咖啡小课堂】

2022-08-24    04'58''

主播: 西华师范大学广播台

415 0

介绍:
本期主播:吴瑞 文字编辑:莫丽丘 文稿审核:冯恬 图片编辑:吴瑞 背景音乐:菊次郎的夏天 官方weibo:西华师范大学广播台 对喜欢喝咖啡、习惯喝咖啡的人来说,是提神续命,是在喝下的瞬间觉得人间值得!对不喜欢、不习惯喝咖啡的人来说,则是心慌心悸,半夜失眠,是喝完的瞬间就觉得人间不值得! 有的人偶尔喝几口咖啡,整个人就感觉心跳加速,出现心悸等症状,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心脏出了问题,甚至以为喝咖啡会对心脏健康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其实,大家不必过于担心,出现这些情况都是因为咖啡因。人体在摄入咖啡因后激活了交感神经,在起到提神作用的同时,也会增强心脏的心肌收缩率,从而出现心跳加速的情况。如果一个人对咖啡因比较敏感的话,喝完咖啡后就会明显感到心动过速,而比起长期喝咖啡的人,偶尔或者初次喝咖啡的人会更容易出现心慌心悸的情况。如果最近处于工作、精神压力大的状态下,突然出现喝咖啡后心慌心悸甚至症状不断加重,那么建议首要是好好休息,其次减少咖啡的摄入,亚健康状态是会加重这些症状的。 对于咖啡到底会不会致癌这件事,科学家们也是走了弯路的,最早有人认为咖啡豆在高温烘烤下,会产生致癌物丙烯酰胺,所以就把咖啡列入了致癌物质的行列,但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和扩大,科学家们逐渐发现,真错怪了人家。首先,丙烯酰胺虽然是致癌物质,但咖啡中的含量低,一个成人起码每天要喝上几十上百杯的咖啡,才能够量。其次,丙烯酰胺存在于很多食物中,如油条、炸薯条、烧烤等,一杯咖啡中的丙烯酰胺含量不见得比这些食物多,单独把咖啡拿出来吊打是很不合理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丙烯酰胺确定为2A类致癌物质,虽然在动物试验中具有明确致癌作用,在人群研究结果中还没得定论,也就是说它致癌的证据还不足。比起担心丙烯酰胺会致癌,大家不如注意咖啡的温度,因为喝65℃以上的热饮可能会增加得食管癌的风险,所以不管是咖啡、茶、汤等,都不要选择在太高的温度时喝,可以晾一下再喝。 咖啡喝得多,是可能会让牙齿变黄,但并不会让皮肤变黑啊!因为咖啡中的色素和人体的黑色素完全不是一回事,人体的黑色素是由黑色素细胞生成并且储存在其中,影响黑色素细胞分泌黑色素的主要原因是酪氨酸酶的活性,而酪氨酸酶的活性受紫外线的影响很大,不会因为每天吃的食物色素影响到皮肤。 适度规律地喝咖啡对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有帮助;有降低肝癌、子宫内膜癌等癌症风险的可能性;有助于预防某些神经退行性疾病;由于咖啡富含多种抗氧化成分,比如绿原酸、单宁酸、钾、镁等,还能帮助维护心血管健康,甚至有一丢丢美容的作用。 咖啡一直都被认为是纯天然、低热量的饮料,有的朋友在喝的时候内心感觉毫无负担,但却不知自己喝的每一口咖啡都长成了肥肉。一杯什么都不添加的美式热量的确低,但又有多少人能够接受纯美式?加一点加点糖或奶热量一下就拉满,喝进去的每一口都是热量!所以我们日常可以选择纯正的黑咖啡或者添加一些代糖即可,这样既保持了口感,又不会给身体带来负担。 喝咖啡的时间建议在早餐及午后喝,能减少对肠胃刺激,而且不容易导致失眠。此外想减肥的朋友推荐在运动前1小时喝,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燃脂效率。 以上就是关于咖啡的全部分享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我们下期再见。(本文部分摘自网络,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