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走遍万水千山,看滚滚红尘
本期主播:陈禹杭
文字编辑:张秋月
文稿审核:谢承哲
图片编辑:陈禹杭
背景音乐:花火---羽肿
官方weibo:西华师范大学广播台
三毛原名陈懋平,出生于重庆,后在五岁那年跟随家人移居台湾。她向来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不愿意受到社会的拘束——她性格冷淡孤僻,甚至叛逆不合群。比起玩过家家,三毛更喜欢一个人蹲在坟地里玩泥巴。忧郁细腻的三毛在自己的世界中踽踽独行,选择用笔写下难忘的记忆。
三毛曾患抑郁症,在休学留家的荒芜时间里,她用书籍和画册让精神生活繁花似锦。她爱上了毕加索,也爱上了西方现代文学。她读着萨特、卡夫卡等人的作品,并尝试自行创作。三毛在《现代文学》上发表了第一篇文章,从此她开启了文学生涯,也登上了更为精彩的人生舞台。
三毛把生命视作一场“游戏”,看书、写作、画画都是“为了好玩”,而流浪拾荒、环游世界、结婚做妻子,更是因藏在其中的乐趣才让她留恋。《雨季不再来》珍藏了纯情的少女时代,《撒哈拉的故事》描绘了风情万种的沙漠,《梦里花落知多少》诉说了孀居生活的悲哀,三毛留下了绚烂的文字,转身去寻找灵魂的永恒。
在外界眼里,三毛是个不走寻常路的人。童年时,她基本不跟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而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胡思乱想。她无心成为伟大的科学家,也不屑于旁人眼中的稳定工作,她最大的梦想是“做一个拾破烂的人”,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游走玩耍于大街小巷之间,“自由快乐得如同天上的飞鸟”。三毛期望变成生命的拾荒者,追求那份纯粹的自由。
三毛性情率真,为挣脱世俗社会加在她身上的条条框框而不断努力。与其像姐姐一样活在别人期待的角色中,不如打碎模式化的标签,重新定义自己。在实在不适应守旧的学校教育后,她不肯再去上学,后选择远走高飞,出国读书。身处异国他乡,即便陷入过饥寒交迫的境地,她仍咬牙坚持不放弃学业。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真正活出自己的模样。才是三毛的人生哲学。
三毛总是温暖地爱着这个世界。观照万物、关爱他人,三毛将爱的理念身体力行,构建了一个鲜活独特的世界,在这里,纷繁复杂的悲欢故事时刻上演,原始独特的人情风俗带来震撼;读者看见的不仅仅是世界的不同侧面,更是三毛充满爱与善意、温暖而柔软的内心。
今天不是诗歌的时代,却是一个需要诗歌的时代。”洛夫道出了可悲的现实情境:当代人在光怪陆离的社会中急匆匆地行进着,戚戚于贫贱,汲汲于富贵,因被物质蒙蔽了双眼,而看不见生活中细碎的美好。幸运的是,文学不老,仍然有许多艺术家致力于为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开拓一片净土。在三毛的作品中,我们足不出户便能领略异国情调,翻开书是同她一道去世界流浪,合上眼是走进浪漫文艺的乌托邦。
三毛对这个世界永远保持着好奇心,人生似乎处处皆可探寻。漫步于洪都拉斯,她走进村庄仔细观察老百姓的生活;为探索纳斯加,她亲自找资料做笔记以更好地理解这个古文明遗址。她乐于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并且用文字虔诚地保存好这些不能复刻的经历。
(本文部分内容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