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挽狂澜于即倒——邓绥】

【人物志|挽狂澜于即倒——邓绥】

2025-01-19    06'33''

主播: 西华师范大学广播台

1830 9

介绍:
挽狂澜于即倒:东汉--和熹皇后 哈喽,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西华师范大学飞扬之声广播台,我是主播紫轩。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文章是《东汉和熹皇后--邓绥》。 临朝亲政,自称为朕,她是中国历史上最出色的女政治家之一;兴继国,灭绝世,她是挽狂澜于即倒的东汉女主--和熹皇后。巍巍之业,可闻而不可及;荡荡之勋,可颂而不可名,她被史学界誉为“皇后之冠”。在东汉的历史长河中,邓绥宛如一颗独特的星辰,以非凡的智慧与坚韧,照亮了那个时代的天空,在政治舞台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邓绥出身显赫,祖父邓禹是东汉开国元勋,位列云台二十八将之首 。生于这样的世家,邓绥自幼便接受良好的教育,对诗书经史展现出浓厚兴趣。她勤奋好学,常常读到深夜,在知识的滋养下,逐渐成长为一个知书达理、聪慧过人的女子。 永元七年,邓绥被选入宫中,初为贵人。宫廷之中,权力与欲望交织,明争暗斗从未停歇。邓绥深知其中凶险,她行事低调,举止端庄,对待和帝恭敬有加,侍奉阴皇后时更是谦卑柔顺。她不恃宠而骄,对待下人也宽厚仁慈,很快便在宫中赢得了良好的声誉。然而,她的受宠却引来了阴皇后的嫉妒。阴皇后心胸狭隘,面对邓绥的得宠心生怨恨,甚至妄图以巫蛊之术加害于她。面对如此恶意,邓绥选择了隐忍与退让,她以更加谨慎的态度处世,避免与阴皇后发生正面冲突。 永元十四年,阴皇后因巫蛊之事败露被废,邓绥被立为皇后。登上后位的她,并未被权力冲昏头脑,而是以身作则,倡导节俭之风。她减少宫廷的奢靡用度,将节省下来的财物用于赈灾济民。在她的影响下,宫廷的风气为之一变,奢华享乐之风渐消,简朴务实之气日盛。 和帝驾崩后,年仅百日的殇帝即位,邓绥以太后身份临朝听政。命运似乎总爱考验她,殇帝在位仅八个月便夭折。在这风雨飘摇之际,邓绥果断迎立安帝,再次挑起主持朝政的重担。此后长达十六年的时间里,她成为东汉王朝的实际掌权者。 邓绥展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她重视教育,大力兴办学校,广纳人才,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有识之士。在吏治方面,她铁腕整治,对贪污腐败行为严惩不贷,使得官场风气焕然一新。面对自然灾害频发的困境,她心系百姓,及时开仓放粮,组织救灾,安抚民心,稳定了社会秩序。 在外交上,邓绥同样展现出非凡的智慧。面对周边少数民族的侵扰,她恩威并施,一方面加强边防力量,抵御外敌;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外交活动,通过和亲、互市等方式,化干戈为玉帛,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为东汉王朝赢得了相对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 然而,邓绥的执政之路并非坦途。在那个时代,女子干政饱受非议。一些守旧大臣对她的统治权力提出质疑,甚至暗中抵制。但邓绥凭借着坚定的意志和出色的政治手腕,一次次化解危机,稳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推动着东汉王朝继续前行。 元初六年,邓绥病逝,享年四十一岁。她的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以柔克刚,在权力的漩涡中心纵横捭阖,为东汉王朝的稳定与发展殚精竭虑。她的功绩或许在历史的长河中曾被部分人忽视,但她作为一位杰出女性的光辉,却永远闪耀在历史的天空,激励着后人不断探索与奋进 。 本期文字编辑何紫轩 文稿审核王世锟 感谢您收听本期的师大微语,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