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玩」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既能吃又能玩的产品。它最早诞生于日本,称之为“Candy Toys "或“Candy Food ",日名为キャンディトイ,在日本叫 “玩果”。
食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日本江户时代,那时购买烟酒、糖果、茶等会附赠一些卡片之类。慢慢地商业规则理顺了之后,再加上日本经历了明治维新,开始跟世界接轨,把西方的一些营销方式融入了进来。
1964年,明治推出了一个热门的食品叫做弹珠巧克力,每买一个弹珠巧克力,商家会额外送一张铁臂阿童木的贴纸。对手森永随后推出了一个竞品叫巧克力球,每盒巧克力球里,会送一个宇宙少年索兰的纸质的立体角色小展板。它算是定义了日本早期食玩雏形的规格。
后来随着日本经济快速发展,拥有了强大的IP文化创作力和发达的便利店体系,食玩开始在日本飞速发展。
后来食玩也流行到了中国,不过因为食品进口时需要检验,而食品有保存期限(赏味期限),检验时间太久的話,一来食品会坏掉,二来也会影响该商品的话题热度。所以,一些厂商干脆就把食品拿掉,变为了「盒玩」。
经历过上世纪80年代的朋友,应该对当时一些流行的食玩商品有印象,例如「奇多」、「小浣熊干脆面」。那时候,大家总会想方设法收集里面的奇多圈和水浒英雄卡。但在此之后,貌似没有其他现象级产品再次出现。
那么,食玩后来发展出了哪些新形式?与日本相比,中国的食玩市场现状如何?未来,食玩市场会呈现怎样的趋势?今天的节目,我们特别邀请到了安藤小子、玩具文化研究者达斯佛、灰姑娘基金基金经理柯南,让我们跟随三位嘉宾一起进入「食玩」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