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9孝经:圣治章第九

G09孝经:圣治章第九

2016-04-22    11'36''

主播: Ivan-伊凡

28 0

介绍:
孝经:圣治章第九   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   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君亲临之,厚莫重焉。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以顺则逆,民无则焉。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虽得之,君子不贵也。君子则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 翻译:   圣治章第九   曾子说∶“我很冒昧地请问,圣人的德行,没有比孝道更大的了吗?” 孔子说∶“天地万物之中,以人类最为尊贵。人类的行为,没有比孝道更为重大的了。在孝道之中,没有比敬重父亲更重要的了。敬重父亲,没有比在祭天的时候,将祖先配祀天帝更为重大的了,而只有周公能够做到这一点。当初,周公在郊外祭天的时候,把其始祖后稷配祀天帝;在明堂祭祀,又把父亲文王配祀天帝。因为他这样做,所以全国各地诸侯能够克尽职守,前来协助他的祭祀活动。可见圣人的德行,又有甚麽能超出孝道之上呢? 因为子女对父母亲的敬爱,在年幼相依父母亲膝下时就产生了,待到逐渐长大成人,则一天比一天懂得了对父母亲尊严的爱敬。圣人就是依据这种子女对父母尊敬的天性,教导人们对父母孝敬;又因为子女对父母天生的亲情,教导他们爱的道理。圣人的教化之所以不必严厉的推行就可以成功,圣人对国家的管理不必施以严厉粗暴的方式就可以治理好,是因为他们因循的是孝道这一天生自然的根本天性。父亲与儿子的亲恩之情,乃是出於人类天生的本性,也体现了君主与臣属之间的义理关系。父母生下儿女以传宗接代,没有比此更为重要的了;父亲对於子女又犹如尊严的君王,其施恩於子女,没有比这样的恩爱更厚重的了。所以那种不敬爱自己的父母却去爱敬别人的行为,叫做违背道德;不尊敬自己的父母而尊敬别人的行为,叫做违背礼法。不是顺应人心天理地爱敬父母,偏偏要逆天理而行,人民就无从效法了。不是在身行爱敬的善道上下功夫,相反凭藉违背道德礼法的恶道施为,虽然能一时得志,也是为君子所鄙视的。 君子的作为则不是这样,其言谈,必须考虑到要让人们所称道奉行;其作为,必须想到可以给人们带来欢乐,其立德行义,能使人民为之尊敬;其行为举止,可使人民予以效法;其容貌行止,皆合规矩,使人们无可挑剔;其一进一退,不越礼违法,成为人民的楷模。 君子以这样的作为来治理国家,统治黎民百姓,所以民众敬畏而爱戴他,并学习仿效其作为。所以君子能够成就其德治教化,顺利地推行其法规、命令。 《诗经·曹风·鸠》篇中说∶‘善人君子,其容貌举止丝毫不差。’” 儿童读经方法主要有两种: 1、陪读:父母有时间陪伴的话,父母和孩子一起读经、背经。全家人一起读经效果更好一些。对于工作繁忙的父母来说,很难有时间静下心来陪孩子读经;对于自己本身就不会读经的父母来说,可能没法陪读;如果普通话不好,能给到孩子的支持也有限。 2、听读:在父母无法陪读、没有客观环境支持的情况下,刚开始让孩子自己读经也不太现实,现在有一个很好的方法,给孩子用听读机放国学,无意识的重复听,可以给孩子打下坚实的基础。 听读和陪读结合效果更好。儿童读经方法更多内容收藏在微信公众号CFOCLUB中。 我关注孩子教育领域将近十年,万丈高楼平地起,儿童读经是非常好的打基础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比了目前网络上我能找到的所有的国学听读机品牌,我选择了神尔天才听读机,相对于其他渠道,我的优势是售后服务,有微信群给孩子成长支持,给父母支持。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直接加我微信(13928980325),我希望可以给到您和孩子更多支持。 伊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