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巧云老师博文:接纳自己~景玲播报

赵巧云老师博文:接纳自己~景玲播报

2016-03-17    04'45''

主播: 爱与幸福微信平台播报

260 6

介绍:
这周的阳光课堂我是用郑委老师博客中厦门袁媛老师的博文开头的,把这篇博文当作故事来读,我在读到那个考了51分的孩子时,我停下来,让学生静静地感受了一会儿,我问学生:当你们觉得考得不好的时候,你们最需要的是什么?有学生说:和同学倾诉。有学生说:希望家长理解。我都是微笑点头,只要表达的一定是自己的体验或需求,没有对错。读到袁媛老师和那个孩子的对话时,我强调了袁媛老师说的那句话:“没关系的,宝贝,你考多少分,老师都爱你,因为我看到你一直在努力。而且我相信你一定会越来越好的。”我告诉学生:人比事重要,过程比结果重要,想好比已经做好更重要。我希望学生明白:好坏只能代表过去,最重要的是“越来越好”,我分享了我的女儿跟我说过的一句话:任何事情到最后都是好的,现在不够好是因为没有到最后,我用这句话鼓励孩子们要相信自己,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当我读到那个孩子得到了老师的拥抱和同学的鼓励时,我分明看到学生眼中的光芒,那不仅仅是羡慕,更是憧憬,是感同身受,感受爱的魅力,感受爱的力量。   当读到那个考了90分的孩子也觉得自己考得不好时,我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那个考了51分的孩子难过,这个考了90分的孩子也觉得难过?有学生说:因为追求的目标不同。我又问学生:“考100分就满意了吗?就开心了吗?”学生想了想告诉我:“也不一定。”太好了,这正是我要的答案!当我再问学生为什么的时候,学生很响亮的告诉我:“因为害怕下次考不到100分。”这个时候我给学生分析欲望和恐惧的心理状态:欲望和恐惧是相伴相随的,因为害怕得不到,所以有欲望,因为太想要就会害怕失去。学生听得非常认真,然后我告诉学生:自信与事情没有关系,与结果没有关系,不是达到了才自信,而是自信了才达到。自信就是内心是否接纳自己,是否相信自己,否则越努力越不自信。我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不接纳自己的外貌而想整容的女孩,一个是新闻头条那个200斤体重却非常阳光的叫渡边直美的女孩。   当我读到文章的最后:每个孩子都想好,每个孩子都能好!我重复着这句话,我希望传达给孩子信心和力量。   一节课很快就结束了,虽然这节课上得很愉快,但我内心也并不轻松。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孩子们真的需要人生导师!当父母的教育水平达不到孩子的成长速度时,我们作为老师,可以做点自己能做的。郑老师决定为青春期孩子开设人生教育课,这是大喜事,感恩郑老师!【赵巧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