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中如果夫妻关系不好,父母与孩子关系也好不到哪里去。即便你对待孩子多么好,孩子已经从父母之间的相处方式上吸纳了太多负能量。没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家庭教育就不知从何说起。
试想一下,我们自己童年生活在一个吵吵闹闹的家庭里,父母每天都在为生活琐事怄气,互相指责,有时候还把气撒在我们身上。我们是什么感受?
最初是害怕,逐渐变得冷漠,和父母一样爱挑别人的毛病,遇到问题总是归罪于别人。在父母的吵闹声中,孩子没有安全感,无法全身心的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系。孩子不可能从连夫妻关系都处理不好的父母那里学会好好与他人相处与自己相处。
最近一个月我听到两个朋友说起了3例中学生跳楼的事件,还从一个做心理咨询的老师那里听说,他在一年之内接到了9例有严重心理疾病和神经分裂情况的孩子,他们只有十二三岁!这些孩子都怎么了?
大家都说,一定是教育出了问题!
教育出了什么问题?原因在哪里?大家可能会说社会环境不利于孩子成长,学校教育越来越不合理。还是不断从外面找原因。为什么不从内部找找原因呢?
外部原因似乎一看即明,大家都可以站出来说上几句,仅仅是说上几句能让这些原因得到改善吗?要想改善,还得从内部找原因,从每个人的起点找原因。每个人的起点在哪里?自然是在家庭里。
大多数的教育都是针对孩子的,殊不知最需要教育的是父母。
现在大多数的学校也挂起了家长学校的牌子,据我所知,这些家长学校是校方教家长如何配合学校的,他们不断给父母提要求,把一些过去应该由学校做的事情推到家长那里,还明里暗里的鼓励家长送孩子去培训学校补习,很少涉及父母的自我成长。
这样的家长学校等同于家长的负担或者说是紧箍咒。谁让你的孩子在人家手里呢!父母只好各种配合。
你想没想过去破除这个魔咒?如果想破除,该怎么破除?
其实这个魔咒不攻自破,你只要清楚是谁在为孩子的成长负责,谁最关切孩子的未来。不是学校!是父母!搞清楚这个你就能想明白很多事情。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既然主要在家庭,那我们就把家庭搞好,让自己的家庭环境更加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其实,家庭教育的起点是父母的自我教育。自我教育的起点是处理好各种关系,尤其是夫妻关系。夫妻关系其实是你与自己的关系。这个话说得象绕口令,里面却蕴藏着奥秘。
想一想,我们成家以后和谁的关系最紧密?自然是另一半。
这种亲密关系会让我们在他们面前最放松,会用最自然的方式来对待他们。如果我们习惯于挑对方的毛病,那实际上是我们自己内在没有得到认同,小时候也是不断被人挑毛病,受批评。
如果我们小时候没有受到尊重,我们也不懂得如何尊重对方。如果我们小时候没有获得安全感,我们可能一辈子也放松不下来,去信任对方。
所有的问题都可以从我们的小时候找到原因。如果你不想让自己的孩子长大后面对和你一样的问题。那我们就从改善自己开始吧!
改善的方法很多,我这篇文章只讲夫妻关系。
因为孩子最亲密的两个成人应该是父母,父母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家庭的氛围,孩子每天都在学习父母之间的相处方式,然后变成自己与他人的相处方式。
什么是好的夫妻关系不用我在这里说了,大家都比较清楚。“世界上的幸福都是一样的,而不幸是各有各的不幸。”
我只举例说明不好的夫妻关系。
妈妈太强势,什么事都压着爸爸,当着孩子的面数落丈夫,是第一大忌。反过来爸爸太强势也一样。夫妻之间要互相尊重,温和。
爸爸妈妈各干各的,没有任何共同爱好或者活动。住在一个家里,却互不关心,是第二大忌。这种冷暴力的杀伤性很强。夫妻之间要相互关心,给予对方温暖。如果夫妻双方的生活已经没有交集,夫妻关系也就名存实亡了。
爸爸妈妈轮流数落对方家庭的不是,是第三大忌。不接纳对方的家庭就是不接纳对方,没有宽容之心,家庭就不像温暖的港湾了。
还有很多,家家都一本难念的经。
根本都在于我们能不能原谅对方,包容对方,关心对方,尊重对方。
我的家庭犯过这三条大忌,所以我与丈夫的关系一度非常紧张。现在我们关系很好,彼此尊重,相互理解。
这样的结果是孩子的状态越来越好。他变得乐群,懂得关心小朋友。玩耍的时候更放松,释放出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给孩子营造温暖的家庭氛围不需要你花钱购买漂亮的沙发,也不需要你为了家人付出你的全部心血。需要的是你享受这种温暖,并且给大家带来这种温暖。好好的爱着自己,然后去爱家里人,就会自然而然的得到温暖的家庭氛围。
所以,所以,请你好好的爱自己。因为所有的关系都是和自己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