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张堰记  文/乔毅

大张堰记 文/乔毅

2019-05-25    13'29''

主播: 最爱平安

242 1

介绍:
大张堰记 文/乔毅 在霍州,当人们提起大张村时,便会自然而然地说起大张堰,更或是羡慕那清澈如碧的一堰好水。 “观音阁真好看,前头鱼池后头堰。”这句赞美大张美景的顺口溜,从小就耳熟能详。 大张位于霍州市城东北八里处,在北涧河和南涧河的夹角内。谚语 有:“两沟夹一嘴,嘴前必有水”之说。特有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大张是个多水之村。从太章,到大章,再到大张,时空的跨越,历史的更迭,那村中最早的土堰何时垒起?已无从考究。而石堰的创建,为百姓的生产、生活掀开了新的秩序。 据现存于堰东长廊的碑文记载:大张堰是明嘉靖42年即1563年,在当时霍州知州李 春 的号召下,动员百姓,有钱的出钱,无钱的出力,统一管理,统一施工。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建成了一个用石垒、石切围起的 共有约千丈的石垅石堰。使堰不再受风雨侵毁,涝可储水,旱可保浇。并制定了防护和浇地的规章制度,使百姓们的生产、生活得到改善,为百姓们的五谷丰登提供了保障。至今,大张堰已伴随着大张人民走过了455年的风雨历程。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大张堰犹如江南美景,又恰似一幅山水图画。站在堰南向北望去,在阳光的照映下,蓝天和几朵白云像在堰中飘荡。在微风的吹拂下,整个堰面清澈如镜,碧波追逐。在自由摇摆的芦苇中,一群鸭子刚游出来,一群白鹅又钻进去。堰底一队队鱼儿在你追我赶地寻觅着。而水面飘浮的树枝上,几只乌龟在懒洋洋地晒着太阳。堰周围的农家小院,错落相连,鸡鸣马叫,炊烟袅袅。东北角的烂 堡子巍然矗立,上面几间古老的房室,远远看去,好像是村里的“布达拉宫”一般。堰面释放出的新鲜空气,通过吐故纳新,使人清心荡气,浑身舒畅,精神倍增。 一年四季中,最热闹的还是堰南边那条四季长流的洗衣渠。妇女们总是渠边的主角或是光顾者。只要她们在,各种说话声、欢笑声、捶衣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亦如是全村的“新闻中心”。 最夺人眼球的,是堰里那对形影不离的水鸡。它们一会儿钻入水中,一会儿又钻出水面,仿佛是在进行潜水比赛。它们的出现,使人们想起了很久很久以前堰中那对镇堰之宝——金鸡。 相传,李春修堰后,为振兴大张的文脉,授意 在东垣修筑了一座形似文笔的土塔。寓意堰为墨盒,西张堡子为砚台,土塔为笔端。当太阳升起时,文笔塔的影子落在砚台内再蘸上墨汁,自此,大张村常常鸿运亨通,人才辈出,文人接连出现,并奏响出无数动人的诗篇。 堰的创建,引来了一对金鸡飞入堰内。白山村人说:金鸡,是在他们村受到盗宝贼惊吓后,飞到大张堰的。观堆村人说:观堆村的井和大张村的堰是相通的。白天,金鸡从井里到堰里玩耍,晚上,金鸡从堰里回到井里休息。 这对金鸡,一公一母,形影不离。公鸡长鸣,母鸡起舞,它们的出现引来蝶飞燕舞,金光耀眼。使大张村连年好运、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不久,堰里的这对金鸡,被路经这里的南方李家兄弟二人发现后,便密谋盗走。一天,他们编好一张大网,藏于堰边,当金鸡出现时他们赶紧收网。结果网 收的早了,只网住一只公鸡,母鸡见状,吓了一跳,马上潜入堰底,再未出来。从此,大张堰的灵气,就被南方盗贼破坏了。 而真正大张村的灵气,是大张村的人民,用聪明的智慧和辛勤的双手创造出来的。 新中国成立前,有关堰的扩建未见文字可究。而新中国成立后,有关堰的三次大的扩建都有记载和见证。 1952年,为了挖掘扩大水利资源,对堰进行了一次扩淘,使堰 东西宽达40米,南北长约80米。当时昼夜可连续浇地200余亩。水利资源的扩大,为农业生产丰收提供了基本的保障。 1981年,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调动全村精兵强将,对堰又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扩淘,使堰的面貌焕然一新。这次把堰 向东扩大20米,往北扩挖24米,至此堰的 东西宽达60米,南北长百米有余,使堰的水面达10亩。 进入新世纪的2006年,在水位下降,水资源严重溃乏的状况下,村委主任组织村民和社会贤达人士,在原堰的基础上,对堰进行了一次有史以来的跨越式的改造,将亭台桥廊贯穿堰中,使百年的旧堰,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更大程度地展现了大张堰的美丽景观,更加宽广地释放了大张村的人文情怀。为堰这一景观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8年新春,为加快美丽乡村的建设,对堰进行了美化亮化,提升了堰的观赏效果。使堰在夜幕中霓虹闪烁、色彩斑斓。它预示着大张的明天更加美丽、更加灿烂、更加辉煌。 望着这堰,它承载了祖祖辈辈多少欢乐和忧伤;望着这堰,它洗涤了祖祖辈辈多少污浊和沧桑;一代代大张人,是在这堰水的哺育下茁壮成长起来的,一块块良田,是在这堰水的灌浇下喜获丰收的。堰,是大张的象征;堰,是大张的形象;堰,是大张的宝地;堰,是大张的灵魂,堰,是大张的生命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