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 44 兰亭神话:王羲之和一场公元四世纪的存在主义思考

Vol. 44 兰亭神话:王羲之和一场公元四世纪的存在主义思考

2022-11-07    96'11''

主播: 剧谈社

480 8

介绍:
出于对王羲之的极致推崇,唐太宗亲自撰写了《晋书·王羲之传赞》,称他的书法综百代之长,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从此便一举奠定了王羲之“千古书圣”的历史地位。 然而在2019年,东京国立博物馆将颜真卿书法特展命名为 “超越王羲之的名笔” ,展览中更是安排了专门的章节讨论“王羲之神话的崩溃” 。 江山代有人才出,唐人心目中的书圣地位,在接下来的一千多年里,是否依然无法撼动? “天下十大行书”榜单前三甲正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和苏东坡的《寒食帖》。此前节目介绍过,《祭侄》是颜真卿给为国殉难的侄子所写的祭文,讲的是家国担当;《寒食帖》是苏东坡在人生低谷写下的诗帖,讲的是人生困境——两者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寓意。反观天下第一的《兰亭集序》就显得另类。 它既没有《祭侄》这样惊心动魄的背景故事,也不像《寒食帖》这样能够引起困境中人们的共鸣。甚至连它的真实面目,一千年来的人们也未曾得见 —— 历史上流传的,只是各种临摹和拓本。 仔细想来,王羲之也不过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 所有人都知道“书圣”的名号;听说他不凡的家世了解类似兰亭雅集、东床快婿的典故,却极少有人真正了解他的性格。而最伟大的书法,往往和作者的人格魅力相得益彰:颜真卿是顶天立地的忠臣烈士;苏东坡是从坎坷走向解脱的文人偶像,看他们的作品,见字如见人。但王羲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代表着何种特质与品格?或者说,世界上还有什么样的精神能够比肩颜真卿这样的儒家楷模和苏东坡这种仙风道骨的文化巨人,进而让《兰亭集序》凌驾在这两人的作品之上?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著名文化学者,也是王羲之传记《永和九年——赴一场兰亭之约》一书的作者,刘墨老师,为我们抽丝剥茧,揭开缠绕在王羲之身上的迷雾与神话。 内容包括: 02:46 难以想象没有王羲之的中国书法史 06:58 物哀美学、存在主义和魏晋人的乖张与觉醒 10:37 郭沫若何以考定“兰亭”是伪作? 19:53 “兰亭”劫难:天下第一行书消失的六种可能 26:38 故宫的神龙本兰亭和原作相去甚远? 32:30 楼兰遗物,帮助揭开“兰亭”真面目 38:44 父亲:首倡永嘉南渡却沦为宗室斗争的牺牲品 45:43 东床快婿真相:豪门边缘人的委屈和敌意 50:40 王羲之游走在东晋三庭柱的夹缝之间 54:00 咀嚼生活细碎的痛苦:王羲之复杂性远超颜、苏 60:02 会稽之辱:王羲之和他的一生之敌 72:42 天师道、五石散和王羲之晚年的病痛与伤感 79:27 《兰亭集序》的底色是死亡 92:59 鲜血和泪水的时代造就不完美的书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