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晓路口述:破晓起舞五十载  一生痴迷武术路(宁波普通话自述)

贺晓路口述:破晓起舞五十载 一生痴迷武术路(宁波普通话自述)

2017-08-20    16'21''

主播: 我的历史

17293 752

介绍:
贺晓路:破晓起舞五十载 一生痴迷武术路 人物简介: 贺晓路,1947年出生于宁波大碶镇。自幼习武,长期重视武术教学工作。1996年到2001年连续被评为市先进体育社团及个人先进工作者。中华武术太极名人大典入编拳师,中国武术协会会员,中国武术六段、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浙江省涉外一级武术教练、浙江省传统武术一级裁判。 我1947年出生,今年(2014年)已经68岁了。我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温馨的大家庭。父亲毕业于宁波电讯学校,后参加宁波四明山新四军三五支队。1950年参加解放舟山战役。后在定海县工作。阿娘是小学教师。五几年在大碶小学教书。我老家就在大碶横河村。现在老屋不在了,都拆了。 小时候受父亲影响最大,他对我要求很严,尤其是做人方面。父亲以前是地下工作者,滴滴滴……发电报,在《时事公报》任报务员。母亲是译电员,他俩是那个时候谈的恋爱。皖南事变后,父亲被国民党抓去,后来由报社社长担保出来。文革前父亲就被打成右派,这样的家庭文革中更受冲击。父亲感到抑郁,1968年他生病去世。因为做文人吃了亏,父亲不让下一代吃文饭。他教导我:“小顽,要做人、做好人不容易,你要好好的做;社会是磨刀石,人是一把刀。你能磨出来磨不出来,靠你自己去磨!” 1948年,两岁的贺晓路和父亲贺圣量、母亲马逸平 从前我屋里书很多,有《古文观止》、《左传》,全是石印本。我十六岁开始看五才子书《水浒》,书里108将当时不看书都能按顺序排出来。激情出来了,做仗剑江湖的侠客梦。就这样我去学武术了。目的很单纯,年轻人总要学点东西,要有功夫,有本事,能走遍天下。那时好奇的就是功夫。从18岁启蒙学武到现在已经50多年了。 最初拜师的时候很难!中国武术传统上就秘不外传。那个时候尤其是文革时期,草木皆兵,牛鬼蛇神,无限上纲,谁敢学武?父亲很支持我去学武术,东托西托找人。后来打听到天童寺有一位巡山和尚慧道法师。那个时候学武不像现在这样光明正大,我是单个去拜访他的。攀过小白岭,翻上山去拜访。“有心者事竟成”,几次去人也熟了,话也多了。师父慢慢看到这个小孩还不错,心还蛮诚,慢慢就接受了。那个时候慧道法师60多岁。 慧道法师是从少林寺出来的护寺僧,是天童寺的巡山和尚。有人到天童山上偷柴,他就去管。看到有人偷柴,一眨眼,他马上到了。他用这个棍,一蹭一蹭下来很快的。有人说他树梢上会走路,这个言过其实了。但他的棍用得很好。当年我跟他学拳很隐蔽的,打拳不给人家看到,也不会让你住寺院很久,最多几个晚上。 1968年父亲没了;阿娘走得更早,我16岁她就去世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16岁我就做篾匠,后来又打铁。25岁结婚后住在丈母娘家,仍坚持练拳,丈母娘家在高塘大树村,附近有个加工收音机壳的工厂,是宁波东风无线电厂的合作单位,邻居王祥耀是那个厂的厂长。 大约在1975年,东风无线电厂的老厂长王晖定期来这里检查产品质量。这老头隔十天来一次,骑自行车,带一副大饼油条。这个人很讲廉洁的,一般不吃饭。后来王祥耀告诉我,那个王老头有功夫啊!那时一听有功夫,我眼睛都直起来了:有功夫?好!后来在王祥耀家里,我打套棍给王晖老师看看,他收我为徒。 2013年,贺晓路(左一)和师父王晖(左二)、同门师兄弟林振忠(右一)、孙嘉祥(右二) 能拜王晖为师是我的运气。他的师父太极拳名师陈志远是宁波市第一届武术协会副主席,田兆麟宗师的弟子,杨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王晖老师住在宁波咸塘街。只要他来北仑我都去求教。那时北仑到宁波一天只有两、三班汽车,很不方便。要去宁波学拳怎么办呢?我丈人当时在香港工作,家里有华侨券,就弄了一部自行车。 我在厂里是第一个买自行车的,人家看了很眼红:你有自行车了!那时候自行车比现在汽车都要高级,你现在有辆宝马还不如我那时候买的一辆自行车呢。宁穿路那时不是水泥路,是沙石马路。我通常一周骑自行车到宁波学拳一、二次。当时我在大碶农具厂上班,血气方刚。凌晨一、二点下夜班,骑车从育王岭翻过去,一个多小时就到宁波。有时跟着老师在他厂里打拳,有时到宁波老火车站广场练拳。一天练武六、七个多小时。 1982年《少林寺》放映以后,开门了,轰动了!有激情的人、搞武术的人都跳了出来!年轻人弄弄枪弄弄刀这种人是有,但都入门无路,无处寻师。所以说,你要有机遇,有机会才行!北仑区1984年成立,还没有武术协会,那年我加入镇海武术协会。当时我在大碶马铁厂工作,其前身是大碶农具厂。后来我任生产副厂长,工人百余人,学武术到社会后感觉非常受益:有功夫了,人家对你刮目相看,也不敢欺负你。 九几年厂里开发新产品,当时我带着一个维修工到西安推销,在对方安排下,住在陕西省工业厅招待所五楼。有天晚上,我让维修工先回房间,一刻钟后我也到了房间门口。见二大汉在门外站着,我开始也没在意。进门才发现里面还有二个大汉,正逼维修工拿钱。维修工衣扣都被他们拉断了,吓得脸色煞白。我不声不响,倒了一杯热水坐下。看这俩人欺人太甚,我发话:“你们到这里敲诈来了?什么时候他欠你们钱啦?给我滚出去!”我去开门,这俩人堵在门口不让开。这下我可不客气啦,使出武术凌气功夫,将为头的那个制服,吓得旁边三人乖乖地跟我下楼。如果没功夫,对不起,当时带的现金很可能都要被敲诈抢走。 习武的贺晓路为了保护同事和公司财务,在歹徒面前露了一手 1984年,从镇海县分出小滨海;1985年10月,小滨海扩大为大滨海;1987年7月,滨海区更名为北仑区。那一年,成立北仑区气功武术协会。 协会成立后,全区武术慢慢兴起来。改革开放了,像我这样喜欢武术的第一个跳出来。1996年到2001年,我是宁波市体育工作先进个人。尚武崇德,武术是中华传统文化最响亮的一张名片。从无到有,当年新碶、大碶、霞浦,柴桥、小港和海天公司等武术气功分会都是在我积极推动下建立起来的。1990年至1992年,1996年和2000年我代表区气功武术协会参加省、市、区大赛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为推广武术,当年我们组织协会会员在新碶、大碶、郭巨、柴桥等地都进行武术汇报表演。1992年还为北仑区机关工会组织太极拳培训,我担任教练。 2002年我开始筹建北仑区武术协会,所有申报的文件包括执照都是我去办的。2002年4月20日北仑区武术协会在新碶镇街道文化站正式成立,陈中良任北仑区武术协会会长,叶国根和李勇任副会长。我自己主动提出退居二线,只担任协会顾问兼理事。 2002年之后我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生这一块。2002年到2003年我被宁波东海实验学校贺诚校长聘请去当武术教练;2004年去宁波爱学国际书院当武术教练;2005至2011年在北仑青少年宫当了六年武术教练;受朋友之邀,2011年到广西钦州当武术教练;从广西回来后,泰河学校王建垂校长聘请我到他学校当武术老师,从2012年一直教到现在。 学武术应该从小开始,培养孩子前途大。童子功扎实,长大后可以正儿八经搞武术。从小习武当然有好处,身体好,有阳刚之气!如今大多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哪个都很宝贝,哪个小孩能出来让他去吃苦?都不肯的,这就是问题。但我带的有个学生,不是很好嘛?他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