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压力压力,不纾解的压力,最终伤害的是最无辜的人

压力压力压力,不纾解的压力,最终伤害的是最无辜的人

2017-11-19    14'24''

主播: 观海听涛🗼🎆

34 1

介绍:
压力压力压力,不纾解的压力,最终伤害的是最无辜的人 这两天,老有小菠菜让波叔写写发生在湖南沅江的少年弑师案。 说实话,这事波叔真不想写。 因为这是一桩极端的事件,看上去怎么都不该发生。 案子的行凶者是一位高三学生,在省重点的重点班经常拿第一,是学校寄予厚望能考上北大清华的学霸,怎么都不是惯常认为的坏学生。 案子的被害人是一名责任心和水平都很出色的名师,不但认真教,还为行凶的孩子争取过助学金,遇害前为了激励高三的学生,还放励志片给大家看,特别标准的为人师表者。 这是由不该成为凶手的凶手,杀死了不该成为被害人的被害人,整整刺了26刀,比深仇大恨还恨的没有仇恨。 但后台的留言实在太多,就像上面那位小菠菜一样,面对这样匪夷所思的案件,试图用我们习惯的因果关系来揣测和解读。 波叔觉得应该稍微讲两句。 现在行凶者已经被刑拘,案件还在进行中,我们知道得实在太少,不宜过多地评价。 但波叔留意到几个细节。 一是行凶者作为高三学生,只有16岁。这意味着他比绝大多数高三学生要年轻,或许读书很早,或许中间有跳级。 二是行凶者的家人对他的期望很高,凶案爆发的那一瞬间,就在老师给家长打电话,父亲没有接,正准备打给母亲那一刻。 三是这所位于贫困区的省重点学校,学生来自贫困地区,要付出比富裕地区的学生更大的努力才能获得同等的机会,所以压力比很多学校要大。 这些细节,都说明一点:在这样的环境中,无论师生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面对这样的悲剧,在事实还不足够清楚的情况下,给我们的警示是:一定一定一定要注意心理的健康。 心理问题就像往气球里灌水,不断灌不断增加压力,你永远不知道在什么位置破开迸裂出来。 换句话说,破开崩裂的地方,成为过去所有积攒下来的压力出气的口子。 特别令人痛心。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情绪管理。 我们从一部电影说起——《愤怒管理》(Anger Management)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不大不小的负面遭遇。 在学校,感觉被同学欺负了; 在餐厅,感觉被店员怠慢了; 在办公室,领导布置了好多好多工作范围之外的任务。 …… 这些不开心的事情,大多数时候,我们一件件积压在心底,就像影片的男主角大卫一样。 不敢表达情绪。 大卫是个很nice的boy。 还在读小学时,一次游戏当中,大卫被一位小霸王扒下裤子,所有小朋友哄堂大笑。 大卫当然很生气,但他习惯性不敢表达自己的情绪,也不敢让周围的小伙伴停止嘲笑,只能默默穿起裤子,然后尴尬又不失礼貌地笑了一笑。 从小到大,遇到任何不爽的事情,他都选择向内发泄,憋在心里,认为这样世界就会对他好一点。 我都这么忍让了,别人就会适可而止; 我只要不得罪别人,别人就不会欺负我; 我只要来者不拒,别人就会自然理解我。 所以,大卫在公司兢兢业业工作5年,对领导言听计从,升职的,却是自己的死对头; 遇到比自己优秀一点的男人,大卫就会非常自卑; 就连自己深爱的女朋友,他也怂到不敢求婚,始终觉得自己不够好。 大卫 他自卑、隐忍、无法认清自己,甚至根本不敢向身边人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情感。 用他自己的话说,自己就是那种随和的大好人,有时候还很优柔寡断。 脾气不发,就会自然而然消失吗? 不会的。 会越积越大,最后在不知什么地方以超强的烈度爆发出来,伤害无辜者。就像湖南发生的悲剧一样。 精神病导师巴迪 负面情绪有两种类型,一是向外发飙型,二是向内潜伏型。 大卫就是彻头彻尾的内向潜伏型。 大卫心理导师巴迪把他带进自己的“抓狂控制班”。 班里除了大卫,每个同学都是易怒体质,有什么不爽就爆粗、发飙,一言不合就是对别人一顿暴揍。 大卫简直就是班里的一股清流,他压根没觉得自己有病。 但是老师却说,你这病得不轻,你每天每时每刻都在抓狂,得靠震撼式教育,30天包你药到病除。 震撼式教育又是个啥玩意? 四个字总结,就是以怒制怒。 第一疗程——直面自己的情绪 巴迪给了大卫一个录音机,让他生气时就录下自己的想法。 但是大卫根本没觉得不发泄也是一种情绪病。 巴迪觉得用行动告诉他,愤怒跟开心一样,都值得被表达出来。 他一天24小时都跟大卫住在一起。 大卫煮的早餐不好吃,他抓起早餐就扔墙上; 大卫的老板一直对大卫冷嘲热讽,他就直接向老板竖中指表达不爽。 这么一个动不动就发飙的“疯子”,不受外界的影响,想笑就笑,想发怒就发怒,过得非常潇洒。 潜移默化之下,大卫慢慢开始学会,生气不是一件丢脸的事情,而是人的正常情绪。 上班5年,大卫从来没有迟到过。 有一天因为路上大堵车,眼看还有不到10分钟就要迟到,大卫紧张得要死,心里一直在骂那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司机,但是嘴上一句话也没说。 这时候就是调节情绪的最好时机! 巴迪让大卫把车停下来,告诉他,谁让你生气,你就向谁发泄。 怎么发泄呢? 在大堵车的主干道上,停!车!唱!歌! 巴迪拿出乐谱,开始带着大卫一起唱。刚开始大卫是拒绝的,就是这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司机,才会搞到交通一团糟,我也这么做,不就是帮凶了? 况且我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上班,唱歌这不浪费时间吗? 但巴迪很执着,他一定要大卫一起来。没想到,唱起来之后,大卫自己的情绪果然平静了不少。 旁边路过的司机,路过就是一顿臭骂。唱得正嗨的大卫没有再像以前一样,动不动就向别人道歉,反而继续淡定地唱歌,甚至还若无其事地做鬼脸。 这是大卫第一次不受外界的影响,放松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情绪。 第一时间识别自己的愤怒,承认自己确实在生气,并且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把自己的愤怒表达了出来。 很多人可能都会像大卫一样,总是主动靠近喜悦、快乐这些“好的情绪”,而刻意去回避愤怒、哀伤、难过等“坏的情绪”。 但实际上,每种情绪都应该被看见,也需要合理的方式表达出来。情绪一旦得不到合理的宣泄,憋在心里,最终伤害的是自己。 第二疗程——找到愤怒的源头 大卫之所以积了那么多没有及时发泄的愤怒,跟他童年被群嘲的经历拖不了干系。 从被嘲笑那一刻开始,他就一直觉得自己不够强、不够优秀,所以才会被别人一直嘲笑。 要想从自卑的阴影里走出来,就必须要找到根源,把根源彻底拔掉,才能解除心结。 巴迪把他带到了小霸王那。大卫见到他之后,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 我又没招惹你,不该受那种气。 小霸王咋说的? 就是因为你当时太胆小,一看就知道好欺负,特意挑你下手,你当时的表情也太好笑了...... 在巴迪的“怂恿”下,大卫深藏在心底多年的不服和愤怒,开始逐渐被唤醒。他挥起拳头,痛快地揍了小霸王一顿。 这次,大卫打的不仅是过去嘲笑他的人,还是过去的自卑、软弱。 大卫尝到了合理向外发泄的甜头,他不再像之前一味退让。 得知领导提升了自己的死对头,他去到办公室,直接跟他理论,拿起高尔夫球杆,打碎了领导的台灯。 他终于鼓起勇气,在万人球赛上,向深爱的女友求婚,承认自己一直以来都是个软弱的受气包,迟迟不敢表达爱意。 我们为什么会生气?每个人生气的点可能都会不一样: 当利益受损的时候; 当期望受挫的时候; 当被忽略的时候; 当妒忌别人的时候; 当觉得自己被侵犯的时候; 当觉得他人被侵犯的时候。 一旦被外界惹毛了,有人会像巴迪一样,选择正面杠,有什么不爽当场就表达出来; 而绝大部分人,可能就会像大卫一样,觉得被欺负本身就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而反击的话又会影响两人关系,最后选择忍忍忍。 但是,情绪骗不了别人,一个人的负面情绪,如果一直郁积在心,久而久之就会像承受了高压的闭塞瓶子一样,一旦达到了临界点,便会处于崩溃的边缘。 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看起来听话、乖巧、内向、温和的人,到最后会做出极端的事情。 比如说因一个愚人节玩笑而往饮水机投毒杀死舍友的林浩森,比如说马加爵。 承认自己会生气、会愤怒、会痛苦、会难过,这一点都不丢人。 有事儿,别憋着,该发泄时就发泄。 在该发泄的时候发泄,伤害最小,不管是对自己还是他人。 这也是最负责任的一种处理方式。 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不满,将负面情绪往外排解,才能走得更轻松。 还是不爽的话,那就打沙包,做点激烈的运动,或者找朋友聊聊天。 老憋着,只会憋坏自己。 想看这部片子吗?波叔为你们找好了链接,点击阅读原文就行。 今日心情 发泄 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