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16】MISA开幕式:当我们听音乐会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op.16】MISA开幕式:当我们听音乐会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2020-08-12    47'10''

主播: 米同学Emi

224 1

介绍:
本期嘉宾王一一(yiyiCareer),商业记者、创投媒体作者。就很妙,我在某社交平台上面搞了个抽奖送音乐会门票的活动,然后一一同学就中奖了,我们从完全陌生到无话不谈只用了一场音乐会的时间。音乐会是上海交响乐团夏季音乐节MISA的开幕式,曲目有我爱的西贝柳斯,听完现场总是有很多感受想第一时间与人分享,于是我拉着一一同学来到小酒馆录播客。没想到身为商业记者的一一同学,竟然反客为主,成为本期的主持人和访问者,所以其实嘉宾是我(围笑 |3:20 音乐会现场的演奏中,指挥和乐团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让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为什么《火鸟》不那么好听?旋律性不强? |10:30 关于西贝柳斯《悲伤圆舞曲》的剧情故事; 为什么《悲伤圆舞曲》的故事如此悲伤,曲调却如此温柔浪漫? 我对这首曲目的理解,与作者本人的设想关系不大,如何阐释和理解它,是我自己的事。 |15:30 如何理解巴赫的理性和他音乐中的数理思维?什么是赋格曲? 巴赫的音乐通常表达什么样的情绪?如何理解他的零度和中性? |21:20 所以听音乐会的时候会听到睡着吗? 第一次听古典音乐的时候是怎样的感受? 从听“懂”到听“哭”,是一步步在古典音乐里越陷越深的原因; 第一次听哭的音乐是哪首? |29:20 为什么古典音乐那么耐弹、耐听?为什么同一首曲子听过上百遍还能常听常新? 余隆与SSO版本的《悲伤圆舞曲》与别的版本有怎样的区别? 如何评价今晚龚琳娜的人声与管弦乐团之间的配合? |35:10 今天我们该如何界定“古典音乐”的范畴? 音乐会现场严肃的仪式感,并不是古典与现代的区别,而是门槛高与门槛低的区别,很多人会误把“门槛高”当成古典,其实本不该如此。 古典音乐或其他艺术形式的所谓“门槛”,究竟是怎样被塑造出来的?如何看待“门槛”这个东西? 每个人应当成为自己审美的主人。 |相关作品 龚琳娜,老锣《静夜思》、《山鬼》、《忐忑》(安可曲) 西贝柳斯《悲伤圆舞曲》(Valse Triste) 斯特拉文斯基《火鸟》1919年版(The Firebird Suite) 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 35) 柴可夫斯基《G小调第一号交响曲“冬之梦”》(Symphony No. 1 in G minor, Winter Daydreams, Op. 13) 建筑师何志森,广州扉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