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只有中国人如此爱朗诵?
《朗读者》让无数观众对朗诵燃起兴趣,但实际上,朗诵一直以来都是国人的偏爱。从古人的“吟诗作对”,到现在课本中的“朗诵全文”和各种活动上的“朗诵节目”,我们一直习惯于将文中或诗中领会的情感累积,再通过自己的声音去传递。用心吐字,用爱归音。
作为一种自娱娱人的方式,朗诵并非是高不可攀的艺术。相反,它极其平易近人。因为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当生存温饱的生理需要被满足后,心理的空虚就会被无限放大。而正所谓“朗诵是当着别人的面,说给自己听的东西。”作为非物质化的精神依托,朗诵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填补心灵和情感上的需求。因此,对于所有人来说,朗诵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都是可以去接触、学习的。
而除了可以被当作“精神食粮”外,朗诵之所以对国人有着“致命”的吸引力,还有以下四点原因。
1、提高语言的表达力作为一种人格化形象的挖掘与呈现,在朗诵时,人们为了对文字作品进行更深刻的阐述,会竭尽所能地运用各种技巧来表达。所以说,朗诵对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2、增强语言的渲染力朗诵有利于体现、还原语言的“诗性美”。将读者自身的感情融入其中,增加了语言的形象感、意韵感和情趣感,把它的魅力淋漓尽致的渲染了出来。
3、深入体现作品的内核对文学作品来说,只靠“看”是无法完全领会作者其中寓意的。可若变成有声语言,通过既“眼读”又“口读”的方式来实现“心读”,就可以更准确的表达出文学作品的精神实质。
4、赋予作品鲜活的生命力
朗诵不仅要将文字“说”出来,还要在其原有的意义上进行艺术的创造。
就拿徐涛老师的朗诵作品《百年之变》来说,他铿锵有力的声音在情绪高昂处与女声互相衬托,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深情处,他用明显的情绪转折,将听众引向时空的大纵横与跌宕起伏。他将对诗作独特的理解融入朗诵,用声音对作品进行“二次创作”,细腻的表达呈现出了诗作宏伟的气势。
其实,朗诵不只是一种表演形式,更是以声音为载体的灵魂交流。正如徐涛老师所言:“朗诵不是发泄,它需要一种对文本的敬畏之心。用文本来触动内心,由内心来推动语言。”
都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以声养气、以文正心的朗诵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愉悦自己和启发他人的良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