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中的校园时光”之六:大学毕业前夕,写给老同学的信

“书信中的校园时光”之六:大学毕业前夕,写给老同学的信

2020-11-28    07'33''

主播: 风语浅藏

231 3

介绍:
东亮: 一切均好! 无巧不成书。今日,刚从鞍钢返回沈阳,完成了为期半月的毕业实习,周身的疲惫被来自京都友人的金书驱散到九天云外,轻松了好多好多。此时,思念之情恰似洪流冲垮了堤坝,一发而不可收。 思念剧增,并非零星的书函能冲淡我们的友谊。相反,随时空的隔绝、日子的流逝,则浓化了我们的感情。往昔生活在一起的镜头更加神妙,色彩之艳丽、内容之丰腴,真叫人有想退回十年的幻想。校内嬉戏追逐、球场拼搏、烛光夜读……校外西岳之游…… 时光如梭,不觉得一度被人称为“天之骄子”却要跨出这神圣的“黄金大门”。此时,“天之骄子”的称谓实在是重不可拿。因为黄金时代的虚度,使我得不到的是:饱尝的经验和教训。也罢,不尽遗憾。与其叹息,不如作为我走入社会的拐杖为妙。 东亮,远居东北的挚友祝愿你在走出校门、踏入社会之时,是一满腹经纶的莘莘学子。 然而,命运之神又在何方?来函悉知,分配之事都是你我关心所在。寒假期间,在家确实与铝厂联系定妥。你也知道,铝厂属有色冶金工业部,而我校属冶金部(黑),更何况我所学焊接专业为热门,所以校方只能满足冶金的需求,所以,回山西铝厂的希望成为渺茫。 不过,据目前情况,不会走向太次的单位。因为咱省冶金部所属企业,无非是太钢与十三冶,但愿不去冶金厅所属钢厂。具体方案的公布与你近似,三月底可知。所以说,主观的努力不能放弃,但客观条件的强烈限制,你又奈其何?!只能默默地等待!难怪毕业班的学生都显得那样深沉!并不是以前的天真浪漫,而是大幅度地趋向现实化。你说呢? 但愿再次无巧不成书。祈祷上帝,拜谢菩萨,你我能分到同一单位,那又是多么地喜人。那时,如同攀登华山领略自然之险,站在群山之巅,俯视汾渭一般,尝试人生之趣味。又如同同攻一方,多投一球,赢得桂冠一般,同享成功的喜悦。 东亮,一切都是希望,希望越多,失望越多。不过,难道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就不能减小其之间的差距吗?! 祝友分配个好单位,事业有成! 何时离校来信告知。我们7月15日方可离校,但愿于京相见,想领略长城之伟,不到长城非好汉! 拥抱 再见 王建民 1991年5月24日于沈阳草 下面是关于这封信的故事,欢迎您继续收听。 三十年前,高校毕业生是由国家计划分配的,也就是学校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及成绩,按照国家行业人才需求计划进行派遣。 时逢1991年毕业季,我的挚友、高中同学周东亮从北京寄来书信,关心我的分配去向,告知他的分配结果。 得知东亮已确定将分配到山西铝厂时,我由衷地替他高兴,并羡慕有加。因为那时山西铝厂不仅号称是亚洲第一大铝厂,而且离老家很近。怀着这样的心情,我复信老同学,谈及自己分配情况之余,情不自禁地回首高中过往,半信半疑地憧憬多彩的未来。 然而,还真巧!好事多磨,几经周折,天公作美,我也于那年8月走上了山西铝厂的工作岗位,与老同学别于永济又聚于河津。 在铝厂工作的三十年里,我们各自忙碌,相互支持,给予关心,赋予力量,立业成家,友谊延续至家庭、传承于子女。 前段时间,东亮搬家整理东西时看到了这封信,便拍照发我。重读后,感慨、感动、珍贵、珍惜……再多的词汇也表达不了我们之间的深厚友谊。 三十年后的今天,吾辈已步入知天命之年,又分别奔赴西北、陕北努力奋斗,电话、微信是我们交流友谊的常用方式。 我觉得,三十年前的这封信,隐藏着燃起我们青春活力的星星之火,激起了我们憧憬美好生活的朵朵浪花,也必会成为我们下一个三十年人生旅途中神圣友谊的美好见证! 讲述人:王建民 感谢您的收听,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