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秦淮》杜牧

《泊秦淮》杜牧

2016-08-07    06'45''

主播: 柳醉春烟

502 9

介绍:
泊秦淮(1) 杜牧 [作者简介]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是宰相杜佑之孙,唐文宗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曾任黄州、池州、睦州刺吏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有《樊川文集》二十卷。 烟(2)笼(3)寒水(4)月笼沙, 夜(5)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6)不知亡国恨, 隔江(7)犹(8)唱后庭花(9)。 [注释] (1)秦淮,河名,发源于江苏溧(lì)水东北,经南京流入长江。 (2)烟:指河上的雾霭水气。 (3)笼:笼罩。 (4)寒水:清冷的河水。 (5)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6)商女:歌女。 (7)江:指秦淮河。 (8)犹:还。 (9)后庭花: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朝陈后主所作,后世多称为“亡国之音”。 [译文] 如烟的水雾笼罩着寒冷的水面,惨淡的月光映照着两岸的沙滩。夜晚船只停泊在靠近酒家的秦淮河畔。歌女们不懂得亡国的遗恨,隔着秦淮河还在唱着《玉树后庭花》。 [赏析] 诗中两个“笼”字将烟、月、水、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贴切传神地勾画出秦淮两岸朦胧、清幽、淡雅的景象,使读者感觉到一种冷清愁寂的气氛,这也是此时诗人心情的写照。“犹唱”二字意味深长,巧妙地将历史、现时和想象中的未来联系起来,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诗歌语言清新自然,构思精巧缜密。全诗景、事、情、意熔于一炉,借陈后主的荒淫亡国讽喻晚唐统治者,含蓄地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现实的深切忧思。诗歌感情深沉、意蕴深邃,被誉为唐人绝句中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