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临汾的此时,正是品霾的好季节。约三五好友于高楼平台,一壶老酒,佐一口丸子面汤,远眺古城奇霾。放眼处莽莽苍苍,天地一色,偶尔露出远处高楼塔尖,依稀海市蜃楼。扑面不湿,入鼻欲塞。大街上但闻车马喧,不见行人面,如借时空隧道进入科幻世界。
霾,是临汾名片,是一道让人刻骨铭心的风景。
临汾毕竟是煤都,霾里都满是煤尘含量带给人的现代感,吸着充实,踏实。更讲究的是吸后悠长的回味,咀嚼不尽。据说老吸家可以辨别出霾的出处:临钢来的属于国有霾,比较醇,清一色金属味。山焦霾味较杂,属混合型。一年四季,风向不同,霾味各异,让人鼻不暇接。外地人每每感慨古城之文脉久远,江山有代。
临汾霾还有他人不及处:四季如一,绝不因时序而懈怠。这是只有千年古都才有的定力。也从不让慕名而来赏霾的客人失望。
一方水土一方人,这话是对的。对于霾的态度,北京的百姓就露了怯,谈“霾”色变,惶惶不可终日,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临汾人自有古尧遗风,“泰山崩于前而心不惊,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广场舞依然火爆,公园、河边,成群结队的民间合唱依旧嘹亮。更见精神的是他们绝不屑于带口罩,蔑视任何借助外物的懦弱行为,坚信生命的伟大力量。如没有上千年的沉淀,断无这等沉稳坚定的民风。如能假以时日,也许能产生一个新的人类物种,叫临汾人种。吸雾霾吐铁钉,吃农药拉蚊香。这必是古尧都以来临汾人又一傲视群伦的荣光。
露从今夜白,霾是故乡浓。我这就收拾行李回故乡去,趁着这最好的季节,一解霾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