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蕊夫人与《述国亡诗》
王 晓 春
花蕊夫人事迹未载《宋史》
各家笔记又多有疑误
或云姓费,或曰姓徐
依前人旧说,系后蜀主孟昶之妃
因其多才貌美宠冠后宫
故而赐号为“花蕊夫人”
公元965年,宋太祖
率兵攻后蜀,孟昶奉表出降
孟昶先被封秦国公,后被杀戮
而花蕊夫人以其才貌受宠于宋太祖
初见太祖时,奉其命
赋《述国亡诗》:
君王城上竖降旗,
妾在深宫哪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
更无一个是男儿!
太祖读罢,很是欣赏
《后山诗话》言其揭示了
“蜀兵十四万,而王师数万”
蜀兵不战而降的史实
清人薛雪在其《一瓢诗话》中云:
“花蕊夫人'君王城上竖降旗,
妾在深宫哪得知?'如其得知
又将何如?落句云:'十四万人
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何等气魄,何等悲愤?
当令普天下须眉一时俯首。”
此诗首句开门见山
直陈蜀亡国之事矣
但遣词皆含蓄委婉
并未直言蜀君臣如何胆怯误国
而只以“竖降旗”即道出
铁的事实:蜀主降宋矣
次句承接首句,申明其
当时深居内宫,并未知情
自古以来就有“女祸亡国”说
诸如,商纣亡于妲己
将幽王被杀、夫差降越
分别归咎于褒姒和西施
诗中仅用“哪得知”三字
便委婉道出对此种谬说的抗议
既反映出非常的见地又表现出
敢于为蒙冤女子辨诬的非凡勇气
三四句运用了明暗对比手法
明比:十四万之众不战而降
其缘故为“无一男儿”矣
与宋师“数万”相比,两军对阵
其结果众者败,寡者胜矣
除上述对比外,还有一层对比
即四句“男儿”与二句“妾”
愈发凸显出蜀降宋
则是由于男儿解甲不战矣
与弱不禁风的女子毫不相干
经过明暗对比后,花蕊夫人
将满腔怨愤化作一句话:
“更无一个是男儿!”
骂得有理且痛快淋漓
不仅大宋的开创者宋太祖
赵匡胤对此诗大加赞赏矣
今天的读者看罢——
亦会纷纷为其叫好喝彩!
2017年9月24日下午出尘斋一稿
2017年9月25日中午出尘斋二稿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