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應篇「忠」(一)第26集

太上感應篇「忠」(一)第26集

2023-12-13    04'50''

主播: 慧來學習平台

157 0

介绍:
太上感應篇「忠」(一)第26集 「忠」就是盡心而無欺。臣盡忠,子盡孝,乃是天理常規,也是人倫根本。假使為人臣子的不忠,則君長對臣屬還有什麼期望呢?為人子女的若是不孝,則父母對子女還有什麼指望呢?要知道不忠不孝,連畜生禽獸都不如,怎可稱為人呢? 人雖然可以修成仙,但是必須經過長久努力修持。惟有至忠至孝的人,今天死了,明天就可生到天界。一般人只知道忠孝為臣屬所應遵守的大節,哪知更是超升天界的根本呢! 凡是人倫所在,例如屬下服事長官,晚輩奉事長輩,或是平輩朋友間的交往處事、待人接物,都應當遵循。而「忠」的道理,則特別專屬於為人臣子或部屬的。 因為父子、兄弟、夫婦之間,都有親情關係,人人都知道應該互相敬愛。至於君臣之間,則是道義的結合,常人則容易茍且隨便。 而為人臣子之所以不忠的原因,不外乎是身家、官位、權勢、恩怨、名譽這五種。只想到自身、家庭和官位的,多是平庸之人,那麼所產生的壞影響還小些。 而玩權弄勢的念頭大多出自奸臣,那麼就會危及天下國家的利害。而這些奸臣最後都害慘自己,例如李林甫、楊國忠、秦檜等人。至於為了恩怨名譽而不能盡忠者,即使是世間號稱君子的人,稍不注意,有時也在所難免,這就是唐、宋以來,朋黨之禍不斷的原因。 【例證】 宋朝的司馬光為宰相,勤政愛民,以身徇國,由於過度勞累,已是有病在身。而當時王安石所實施的青苗、免役、將官等新法仍未廢除,西夏國也還沒投降於宋朝。司馬光因而感歎:「這四害還沒有除掉,我是死都不會瞑目。」 來探病的客人,見到他日漸消瘦,就引用諸葛亮「食小事繁,命不長久」的前例,提醒他要引以為戒。司馬光則回答:「生死有命,無需掛慮。」反而更認真地處理公務。後來病得愈來愈嚴重,意識已經不清醒了,仍然念念不忘朝廷天下之事,就連在夢中講話也都是國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