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都活成了别人的仿制品

很多时候,我们都活成了别人的仿制品

2017-05-07    16'45''

主播: 白❄️雪

174 5

介绍:
简书作者:守旺致静 1.小时候看安徒生写的童话,里面有这样一个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皇帝。传说他领地内有一只比一切都美妙的夜莺,可他竟从不知晓。一群仆从历尽千辛万苦将夜莺捉来,向往变成现实,夜莺的歌声风靡全国。然而邻国进贡的一只机械仿制品,因为曲调流畅易于模仿,身上又镶嵌满了珠宝玉石,很快取代了夜莺的地位。夜莺在大家对仿制品的膜拜和围观之外,翩然而去。 后来仿制品出故障,修理,又出故障。后来皇帝病危,所有人都在谈论着他的死期和未来的新帝,只留他一个人在病榻上,看着月光下的死神一步步走近。这时候他听见了夜莺的歌声,在窗外,一如当初的美好,流泻的旋律不是仿制品的匠气可以捕捉模仿的。 以前总把这当成一个故事,长大后才发现,这是一种社会现象:我们很多人,都是在模仿着别人的日子,想要过成别人的模样,最终却发现,再怎么模仿,就像童话中的那只机械仿制品一样,永远无法捕捉和模仿出流泻的旋律。 2.上学的时候,最喜欢看的两类书籍就是人物传记和励志美文,看完后总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梦想着自己也能有朝一日成为像文中那样的人物。于是模仿着书中人物的样子去学习,去工作,去生活。 但是久了,模仿的人多了,发现别人的优长自己不但什么也没模仿到,反倒把自己模仿成了一个四不像。 3.想起那年春节晚会,赵本山带上小沈阳和丫蛋,演了个小品《不差钱》,小沈阳凭借模仿阿宝的一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和搞怪的造型成为了那届春晚最大的赢家,从此火遍全国,身价爆涨。 但仅仅一两年后,他就不再那么受欢迎了,我想这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他每场演出都是在模仿,他除了那些搞笑的动作和语言外,没有属于自己本质上的内容。 一个演员如果把模仿别人当成自己的资本,而不去打造自己的品牌,谢幕是迟早的事。 这几年很多综艺节目很火,但也发现很多让人心痛的事实,不论小孩还是大人,一出场,一张嘴,全是在模仿,他们的模仿,唯妙唯肖,有的甚至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但最终呢?多的能火那么一两年,少的则只是昙花一现。 最可怜的是小孩子,有的父母一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活出他们心中的那个人的样子,于是只要孩子犯了点错误,父母就会说:你看谁谁家孩子,多听话多懂事。只要孩子学习成绩落后了一小点,他们也会说:你看谁谁家那个谁,学习多用功,成绩多好。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他们会给孩子报这个兴趣班,那个辅导班,弄得孩子不但失去童年应有的快乐和天真,而且失去了本真,迷失了自我,就像前段时间大家评价林妙可说话那样,听着都让人心痛。 4.当然,这不是说我们一点都不能模仿,就像写文章一样,刚开始不会写的时候,我们会照着人家的套路去写,但久了,到熟能生巧的时候,我们必须得形成自己的风格,否则,我们的文章永远也提升不到高的档次。 生活也一样,我们可以去学人物传记和励志美文,但那只能是我们前进的动力,而不能把人家的奋斗历程完全复制成我们的生活模式。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不可能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生。再模仿也得找出自己的特点,因为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完美最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