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陇其(1630年—1692年),原名尤其,字稼书,浙江平湖人。清代理学家。
生于崇祯三年(1630年),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任河北省灵寿县知县,康熙十四年四月授嘉定(今属上海)知县,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魏象枢以“天下第一清廉”为由,荐举陆陇其补转知灵寿(今属河北),以清正廉洁而著称。四川道监察御史等。以疾归家,离任时,只带了几卷图书和妻子的织布机。俞鹤湖诗赞曰:“有官贫过无官日,去任荣于到任时。”。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卒。
陆陇其终身佩服朱熹,以朱熹的是非为是非,认为“宗朱子者为正学,不宗朱子者即非正学。……今有不宗朱子之学者,亦当绝其道,勿使并进”,反对王守仁“致良知”说,被清廷誉为“本朝理学儒臣第一”。与陆世仪并称“二陆”。死谥清献,从祀孔庙。著有《困勉录》、《读书志疑》、《三鱼堂文集》等。
陆陇其是清代初期尊崇朱熹理学、力辟王守仁心学的重要思想代表,享有“醇儒第一”、“传道重镇”的盛誉。他的一生除了居官尽职、开馆授课之外,一以昌明学术、端正人心为己任。在其儒学研究中,陆陇其通过全面地评析儒家学说的发展演变,充分地认识到学术的正误盛衰,关系着国家社会的兴衰存亡。因此,陆陇其在对明亡清兴政治变革的深刻反思中,痛切地指出明代的覆灭皆因于阳明心学的兴盛流行,以及程朱理学的沉沦衰微,断然地认为今之为学当尊崇程朱理学,力黜阳明心学。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是非明而学术一、人心正而风俗淳。同时,他又详辨了汉、宋之儒的学术轻重得失,重倡了儒学思想的道统正脉,强调朱熹之学集秦后诸儒之大成,实是孔子之学,今之学者宗本朱子之学即为正学,不宗朱学即为异端。在彰扬朱学的过程中,陆陇其又揭斥了王学的空疏流弊,主张学术必须致于实用,实行则须始于实学。
不诉说苦楚终究会兴盛,这源自于人们的敬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