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007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

诗.007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

2020-10-08    05'31''

主播: 长水退士(古诗词)

585 3

介绍:
诗.007 饮酒·(其五) 东晋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注释: 1. 结庐:构筑房舍。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 在这里意为“居住”    2. 人境:人世间。人聚居的地方。    3.问君:二句:设为问答之辞,意谓思想远离尘世,虽处喧嚣之境也如同住在偏僻之地。君:陶渊明自谓。    4. 何能尔:为什么能够这样。尔,如此、这样。   5.山气:二句:意谓傍晚山色秀丽,飞鸟结伴而还。 6.此中:二句:意思是:这里面蕴藏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明,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此中,此时此地的情境,指山中景象,也指隐逸生活。   7.见:通常读作xiàn,同“现”,出现,显露。 但有时也被人读作jiàn。(学术界仍无确切定论,但大部分学者认为xiàn更好) 8.悠然:悠闲自得的样子。 9.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柴桑(今江西九江)以南的庐山。 10.日夕:傍晚。 11.相与还:相伴而归。 12.欲辨已忘言: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辨,辨识。 13.无车马喧:没有车马的喧闹声。指没有世俗的交往。 14.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心高志远,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15.佳:美好。 16.山气:指山中景象、气息。 17.真意:指人生的真正意义。从大自然里领会到的人生真谛。 18.言:名词作动词,用言语表达。 参考译文: 把房子盖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能保持清静没有车马的喧闹。问我为何能做到这样?只要心灵远离尘世,地方就自然显的偏远。在东篱下采摘菊花,南山就悠然的出现在眼前。山色云雾在夕阳西下时格外美丽,鸟儿开始结伴飞回巢中。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谛,想要把它分辨出来,却又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序) 序言译文: 我家居无事且少欢笑,加之秋夜已越来越长,偶尔有好酒,便没有一晚不喝。对着自己的影子独自干杯,瞬间又醉了。酒醉之后,总要挥毫题写几句以自娱。于是,诗句渐渐增多,所写之辞没有加以选择,也无章法次序。姑且请旧友帮忙誊写并稍加编排,以此供欢笑罢了。 《饮酒二十首》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组五言诗。 背景: 这二十首诗借酒为题,以饱含忧愤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对现实、对生活的感想和看法,抒写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充分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组诗以酒寄意,诗酒结合,使作者自然地袒露出生命深层的本然状态,体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境界。 陶渊明的组诗《饮酒二十首》并不是酒后遣兴之作,而是诗人借酒为题,写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是为了在当时十分险恶的环境下借醉酒来逃避迫害。他在第二十首诗中写道“但恨多谬误,君当恕罪人”,可见其用心的良苦。 陶渊明的时代,是门阀士族的时代,政治黑暗,官场腐败,且易招来杀身之祸,他痛感世道的险恶,生活的艰辛,又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终于在义熙元年(405年),他四十一岁时,当了八十余日的彭泽令后弃官归隐,长归园田,不再出仕,亲执耒耜,躬自劳作。由于社会的长期分裂和动荡不安,再加上统治者的荒淫奢侈,许多敢于批评朝政的士大夫文人,动辄被无辜杀戮。因此,当时文人们惧谈政治,尽是躲开政治,有的以游山玩水,隐逸不仕,酗酒放浪,玄学清谈等方式来表示自己没有政治野心,免得被统治者猜忌,以招来人身伤害。横祸难料的黑暗现实造成的这种畸形的社会风气,不能不影响破落贵族出身的陶渊明。他从二十九岁第一次出仕江州祭酒到四十一岁解去彭泽令,前后几仕几隐,实际做官时间不到三年,他的理想火花就这样在黑暗现实里稍纵即逝。因此,他借“醉人”的语言,指责黑暗社会,揭露政治危机,鄙弃虚伪世俗。 组诗《饮酒二十首》前有小序,这是研究陶渊明的思想和创作的重要资料。“闲居寡欢”、“顾影独尽”,可见诗人是在极度孤寂、痛苦的心境下写《饮酒》诗的。“纸墨遂多,辞无让次”,可见这中间有个由少到多,逐渐积累的过程,并非一时所作,而是诗人把他平时积聚在胸中的所想所感,借“既醉之后”这个最恰当的时机抒发出来的。 关于《饮酒二十首》的写作年代,至今尚无定论。历来大致有六种说法:元兴二年癸卯(403年)说、元兴三年甲辰(404年)说、义熙十年甲寅(414年)说、义熙二年丙午(406年)说、义熙十二三年(416、417年)说、义熙十四年戊午(418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