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425.1.题竹石(郑板桥)

诗425.1.题竹石(郑板桥)

2021-12-09    05'03''

主播: 长水退士(古诗词)

181 1

介绍:
题竹石 清 郑板桥 七言绝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①题竹石:是作者的一幅题画诗,画面上翠竹长在石崖旁边。②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③磨:折磨。坚劲(jìng):坚强有力。④尔:那(你)。这句意思说:随那东南西北风猛刮,也吹不倒它。 译文:竹子稳稳的立在青山之上,它的根深深地扎入岩石的缝隙之中。经历狂风千万次的吹打折磨依旧坚硬如铁,任凭你地东西南北的狂风。 背景:《题竹石》是清代诗人郑燮所著题画诗,是一首借物喻志的名篇。作者咏的是竹石,但已不是对自然界竹石的一般描写,而是蕴含了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作者以物喻人,实写竹子,赞颂的却是人。 郑板桥(1693-1766),原名郑燮(xiè),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代书画家、文学家。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扬州八怪,是清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活跃于扬州地区的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美术史上也常称其为“扬州画派”。扬州八怪因画风接近,也可并入。因“八”字可看作数词,也可看做约数。 扬州八怪大多出身贫寒,生活清苦,清高狂放,书画往往成为抒发心胸志向、表达真情实感的媒介。扬州八怪的书画风格异于常人,不落俗套,有时含贬义,因此称作“八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