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028.少年游·重阳过后

词028.少年游·重阳过后

2022-03-28    05'26''

主播: 长水退士(古诗词)

211 0

介绍:
少年游·重阳过后 北宋 晏殊 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朱阑向晓,芙蓉妖艳,特地斗芳新。 霜前月下,斜红淡蕊,明媚欲回春。莫将琼萼等闲分,留赠意中人。 注释:⑴.朱阑:同朱栏。⑵. 斜红:是古代一种特殊的面饰,梳妆时,在女子眼角两旁各画一条竖起的红色弯弯新月形。⑶.琼萼(è):玉制的花萼。为妇女首饰之一。此指芙蓉花。萼,本义是花朵盛开。特指花瓣下部的一圈叶状绿色小片。分,摘下。 译文:重阳节过了之后,西风凄紧,庭叶飘零。秋日的清晨,芙蓉花开怒放,似乎是特意在展现淡雅美丽。清霜中,明月下,那微斜的红花、淡黄的小蕊,是多么鲜明美丽,真的要叫春天回转了。不要把这美玉般的花儿随便地摘下来,还是留着它赠送给意中人吧。 背景:此词咏木芙蓉。秋风萧瑟,落叶纷纷,而芙蓉花却独自开得分外艳丽。这不畏严霜的木芙蓉象征着爱情的坚贞、高洁,因此词人要特地把它留赠给自己的意中人。这首咏物词,咏木芙蓉的同时,自有词人的感情。词人要把这凌霜耐冷、独傲秋庭的花儿送给意中人,实际上寄托着作者对坚贞高洁之品德的肯定与赞赏。 少年游,词牌名,又名“小阑干”“玉腊梅枝”等。以晏殊《少年游·芙蓉花发去年枝》为正体,双调五十字,前段五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两平韵。另有双调五十字,前后段各五句、两平韵等十四个变体。代表词作有苏轼词《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姜夔词《少年游·戏平甫》等。 六朝乐府“杂曲歌辞”有《少年行》,与此稍异。近人梁启勋《词学·调名》称:“调名源自“鲍照《行乐诗》:‘春风太多情,村村花柳好。少年宜游春,莫使颜色槁。’”检今人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所辑鲍照诗,并无此几句。 调见北宋晏殊《珠玉集》。因词有“长似少年时”句,为创调之作,因以为调名。调名本意即咏怀少年的恣意游乐。 一说北宋柳永词为创调之作。因词中有“贪迷恋、少年游,似恁疏狂”句,取“少年游”三字为词调名。《乐章集》亦有此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