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059.清平乐·晚春

词059.清平乐·晚春

2022-04-29    05'52''

主播: 长水退士(古诗词)

208 2

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江西修水)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一同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清平乐·晚春(春归何处) 北宋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注释:⑴.春归:春去;春尽。寂寞:清静,寂静。⑵.无行路: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行路,指春天来去的踪迹。⑶.唤取:呼唤。取,语气助词,无实义。⑷.谁知:有谁知道春的踪迹。⑸.问取:呼唤,询问。取,语助词。⑹.黄鹂(lí):黄鹂:又叫黄莺、黄鸟。身体黄色自眼部至头后部黑色,嘴淡红色,啼声非常悦耳,食森林中的害虫。益鸟。⑺.百啭:形容黄鹂宛转的鸣声。啭,鸟鸣。⑻.解:懂得,理解。⑼.因风:顺着风势。⑽.蔷薇(qiáng wēi):花木名。品类甚多,花色不一,有单瓣重瓣,开时连春接夏,有芳香。蔷薇暗示了夏天已经到来。 译文:春天去了哪里?找不到它的足迹,四处一片沉寂,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喊它回来同我们住在一起。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要想知道,只有问一问黄鹂。那黄鹂千百遍地婉转啼叫,又有谁能懂得它的意思呢?它趁着风势,飞过了盛开的蔷薇。 背景: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党祸已起,蔡京立元祐党人稗,黄庭坚被除名,编管宜州。黄庭坚至崇宁同年二月才过洞庭,五、六月间方抵达广西宜州贬所。此词的内容是“惜春”,而实际是影射时局。此送春词作于贬宜州的第二年,即崇宁四年(1105)。同年五月黄庭坚便溘然长逝于宜州贬所。这是一首感叹时光去而不返的惜春词,作者以凄婉的笔法,抒写了对春天逝去的沉痛和惋惜,体现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热爱、眷恋、痴情和追求。上片写春天的归去。作者将春拟人化,起句发问,既点明寻春、惜春旨意,又透出爱春、伤春情绪。接着又以对春天的体贴关怀,写春去无痕。“若有”两句用浪漫的笔法表达自己的愿望,写出了对春天的依恋深情。下片写夏季的到来。作者先以叹问点明春天已无踪迹,进一步表现惜春的沉痛,接着,想到黄鹂定会知道。然而,人、鸟语言不通,所以又添一层烦恼和沉痛。结尾以黄鹂“飞过蔷薇”写出寻春最后的一线希望也破灭了,蔷薇暗示了夏天已经到来。与一般惜春之词不同,这首作品不以景物描写为主,而以浪漫主义的手法,专写其寻春,表达对春天的爱恋,所以全词空灵蕴藉,深沉含蓄,情趣盎然。 “清平乐”调名之来源历来说法不一。通常认为,此调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