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游记】第二站 扬州

【旅行游记】第二站 扬州

2016-01-20    08'01''

主播: 古罗马光辉下的骑士

524 22

介绍:
BGM:朴树《平凡之路》 大冰《陪我到可可西里去看海》 你好,这里是FM1795284,欢迎你的收听,上期节目说到了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南京,今天我们去领略一下扬州的风光,都说烟花三月下扬州,去的时候虽然不是三月,但是景色也是美不胜收,来到扬州,不得不说扬州早茶,扬州早茶非常讲究,沿袭了淮扬菜的风格,大煮干丝和汤包是早点中的精品。大煮干丝非常考验厨师的刀工,是用豆腐切成的丝,配以高汤做成。看似不经意但是 味道十分浓厚。 扬州的“十大名点”是早茶桌上的常客。配上一杯“绿阳春”,早茶才算完整。因扬州土著多吃面,因此,扬州的面食也算很有名。 说到扬州的景点当属瘦西湖了,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花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清代钱塘诗人汪沆的一首诗,凝练地概括了瘦西湖的风景特色:她较之杭州西湖更具一份清瘦神韵。瘦西湖由此得名,并蜚声中外。瘦西湖其实是一条狭长的河流,但蜿蜒曲折,湖面时宽时窄,景色不断变换,引人入胜。所谓“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 进入景区,两岸茂密的柳树吸引着我,后来才知道,这些柳树有自己的名字,叫做杨柳,说到这里,还有个故事,当年 隋炀帝来到这里的时候,觉得这些柳树很好,当时问了随从,得知还没有名字,就把自己的姓氏赐给了它,所以才叫杨柳。 乾隆第六次下江南,乘船游瘦西湖至五亭桥边,看到周边景色,不由心生感慨说:“只可惜少了一座白塔,要不然这看起来和北海的琼岛春荫就像极了”随行的盐商们当即花重金从太监手中搞到了北海白塔样图,连夜用盐包堆砌了一座白塔。当然白塔不是盐堆,也不可能一夜造就,这就是著名的一夜造塔,皇帝走后他们就在这建造了一座白塔。 十里瘦西湖的尽头,便是著名的二十四桥。其实在扬州并无二十四桥可考,有人说当年隋炀帝下江南时,在瘦西湖的一座桥上,看到二十四位宫娥站在上面吹箫,时人称为“二十四娇”,后来讹传成了“二十四桥”。唐代诗人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说的就是这个典故。如今二十四桥不过是建在“煦春楼”边的一个象征,每年中秋,这里依然笙歌不断,是人们赏月纳凉的去处。 稍晚的时间了来到了东关街,东关街是扬州城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它东至古运河边,西至国庆路,全长1122米,原街道路面为长条板石铺设,这条街以前不仅是扬州水陆交通要冲,而且是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中心。街面上市井繁华、商家林立,行当俱全,生意兴隆。陆陈行、油米坊、鲜鱼行、八鲜行、瓜果行、竹木行近百家之多。 现在回想起来,旅行的点点滴滴仿佛记忆犹新,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在我心中,藏着一个古镇情怀,流水江南,烟笼人家。当那颗炙热的心牵着我辗转他乡,迷离繁华,拂去时间的风尘,让久违阳光的心,大大方方的沐浴在那片耀阳里,任风吹,任雨打,于清幽里,追寻溯源,遇见最真实的自己。在我勇敢的踏出第一步时,我就是一只飞鸟,向着梦想的曙光飞翔,即使天寒地冻,路远马亡。谢谢你的关注,请期待我的下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