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 21【乐动心影】我们不善于爱,源于原生家庭的冷与苦-落安

Vol 21【乐动心影】我们不善于爱,源于原生家庭的冷与苦-落安

2016-05-15    12'21''

主播: 心灵之声·文艺调频

92 2

介绍:
前段时间,看陈乔恩与妈妈携手参加某档综艺节目,节目中两人在私下里的相处模式让观众们十分意外——母女俩共处一室,既没有亲密聊天也没有温情对话,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任何交流,气氛尴尬。 陈乔恩在节目中说,因儿时接受的是“棍棒教育”,所造成的心理阴影令她一直不知该如何和妈妈自然相处,她落泪表示:“从有工作记忆以来,我没有跟她很亲近过。” 身为80后的你,是不是也与陈乔恩感同身受? 我有个很要好的女闺蜜,人很漂亮,性格也温和,学生时代成绩优异,智商绝对处在高人一等的段位,然而,理一理她近十年的情感历程,却发现她居然一直都纠缠在烂桃花的漩涡里,连半个正经的小伙子都没遇上过。旁人以为她眼光太高所以一直不嫁,只有亲近的人才知道,她的问题其实是“眼光太低”。 闺蜜的父母算是老一辈知识分子,清高自傲了一辈子,谁也看不上,包括自己的闺女。闺蜜说,她觉得她老爸老妈一直都瞧不上她,尽管她努力学习,年年第一,但依然难入老两口的法眼,到后来,她也懒得学了,原本应该保研的她硬是放弃了资格,随便找了份工作糊口。她说,那时候我做一切都是为了讨好他们,真是心力交瘁。虽然她已经清楚地意识到父母的教育方式给了自己怎样的负面影响,但无奈的是,习惯卑微地求爱、总是下意识想取悦他人的性格已经形成,只要男人肯给他一点赞美和关爱,她就完全失去防御力,一个跟头栽进去了——哪怕动用她千分之一的智商,就一眼能看出对方是个渣男。 偶尔,她也会有运气遇到好男人的时候,但每每这时,她又会自卑感爆发、疑心病作祟地追究人家情史,只要对方与前女友们有任何联系,她就会立刻揪住不放,一直争吵到局面无可收拾,再口是心非地率先分手……真是,幼稚得可怕! 有次,她在灵台清明的刹那,言语犀利地总结过自己:只是想找个人来肯定我,可他们却更有力地证明了我的失败。我爸妈对我很失望,我对自己又何尝不是失望透顶? 又想起另一个合作多年的小哥们儿,灵气十足,做事利落,在工作上的表现完全无可挑剔,但私下里,我却始终没办法跟他亲近起来。 他有一个让人无法接受的怪癖——大到政治倾向,小到点菜心得,都喜欢与人争辩,并且一定要争到“赢”为止。如果对方不明确地表示服输,他真的会一直情绪激昂地争下去,直到对方因为口渴头晕而主动投降。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有个凡事都喜欢否定他的老爸,最经典的段子是:毕业工作才一年,工作努力的他就用年终奖买了一辆车,可他老爸却一边帮他擦车一边奚落这辆车又小又破。工作五年后,他用积蓄做首付买了北京郊区的一套两居室,他爸过来参观时,又摇头叹气地说:“你这个北漂,也就只能在四环外的村里头买套蜗居了。”前段时间,他换了四环以里的三居室,他老爸意料之中地又出惊人之语:“你说换了大房子,我以为是别墅呢,原来还是楼房。” 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感觉这位小哥们儿无论怎么飞黄腾达,也赶不上他老爸心里的功成名就。估计就算他将来赚进千万,他老爸也会嘲笑他上不了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的前十名! 所以,他才如此迫切地需要随时随地赢得胜利,这大概是他保持人生激情的唯一方法了吧。 我周围还有许许多多的同龄人,一直陷在原生家庭的深重影响中走不出来。有一直在与“别人家的孩子”赛跑的:比完学历比工作,比完工作比房子,比完房子还要比婚姻;有打不还口骂不还手的烂好人,面对任何挑衅都怯于回击,生怕惹怒人家导致人缘不好;还有脾气暴烈一点就着的炮筒子,尤其对自己人一言不和就拳脚相加…… 那些年,我们遭受过的棍棒、漠视和否定,以及在父母心中备受推崇的教育模式,到底在我们的个性中留下了怎样的烙印? 不是他们所希望的自尊、自爱与自信,而是完全相反的自卑、自私和自负。 有位朋友曾感慨,与父辈们身处泥潭的境遇相比,80后是一只脚在岸上、一只脚在泥里的一代。“在岸上的”是我们赶上了大环境改善带来的物质文明,但我们的精神世界却还有很大一部分仍然陷在泥里,这与原生家庭的影响息息相关。 家庭教育是一个不断续链的连锁反应。往者不谏,来者可追。 希望当我们80后渐渐都成为父母时,不会再只“养”不“育”,不会再强加我们的意念给懵懂的孩子,愿意倾听他们的诉求;不会逼迫孩子去扛起我们未达成的愿景,愿意站在平等的位置上与他们一起成长。 以及,愿意对我们的孩子,毫不掩饰地,表达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