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谈社2》神话传说居然还有这用途?

《讲谈社2》神话传说居然还有这用途?

2020-11-12    07'03''

主播: 在大洋

208 0

介绍:
战国究竟是“六雄”还是“七雄”? 平势隆郎专门辟出一节,讨论“战国时代”这一名称的由来。有些人想当然,以为既然春秋时代出自《春秋》一书,那么战国时代理应也出自《战国策》一书。 事实上,《战国策》成书甚晚,最早的编者是刘向,他把战国时代流传的《长短书》等文献重新编排,编定三十三篇,命名为《战国策》。刘向生活的年代,已经是西汉末年,所以《战国策》显然晚于《史记》。 《史记》对战国时代,称之为“六国”,那为什么不是“七国”呢? 汉朝人认为,他们继承的是周朝的王统,秦朝对于周朝来说,属于叛逆,于是就故意抹煞了秦朝,连带把秦国从七国之中除名。另外,这里也有汉朝取代秦朝之后,需要贬低矮化秦朝的原因在里边。汉朝之后,秦朝不再被区别对待,“七国”取代了“六国”,成为主流。 战国这个名字,自然与战争的密度、烈度有关。由此衍生了另一个误区,人们会觉得,战国之前,商朝、西周、春秋等等这些时代,都是和平年代。其实不是这样。商朝、西周也充满着战乱,春秋的战争指数并不亚于战国。区别在于战争的形式,前者属于城邦之间的战争,后者属于国家之争的战争。 前面讲的这段历史,跨度既长,又充满了战争,那为什么打来打去我们还打成一家人了呢?仅仅是因为武力的征服吗? 显然不是,作者认为,文化的软实力,构成了把这些所谓城市国家连接成一个整体的纽带,而其中起最关键作用的,就是汉字。 直到西周时代,汉字的使用范围都局限于城市内部,它的用途,主要是祭祀和盟书,由此可知,当时的汉字及其运用,属于中央政权的专利。等到东周,局面大变,王室衰微,各地的诸侯,如秦国、晋国,陆续掌握了汉字的使用权,平势隆郎所谓的“广域汉字圈”出现了,汉字渐渐普及开来,汉字的用途从祭祀扩展到行政,这便是书中常常提到的“文书行政”。 文书行政的诞生,不仅改变了知识与权力的格局,还改变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从此,中央与地方,不再是城邦与城邦的关系,而是上与下的关系。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城邦构成的松散的“世界”逐步转型为有固定领土的统一国家。 关于汉字的巨大作用力,平势隆郎甚至认为,汉字定义了“汉族”,他理解的汉族就是,“把汉字汉文作为共同财产的民族”。 共同的文字,形成了文化上的凝聚力,使统一变成一种可能,但统一还需要更直接的促发条件,那就是要出现技术上的突破,来打破均衡的实力格局,从而使某一国拥有统一其他诸国的能力,而这项技术革命,就是铁器的普及。 我们都知道,夏商周三朝是“青铜时代”,青铜器是应用最广的金属,从祭祀的礼器到武器、农具,都可能会用到青铜。 到春秋中期,铁器开始大量生产,所带来的改变,也许我们会想到兵器、战斗,其实最大的冲击还是体现在农业上:铁器的普及提高了伐木、垦荒和耕种能力,使得土地激增,城市随之扩大,通过开荒建立起来的新的县,数量远远高过了通过战争获取的县数量。 说到底,真正的改变,还不是土地和农民,而是权力者与农民的关系、城市与农村的关系等,让君权得以强化,更多的财富向城市集中。 必须说明,后来统一中国的秦国,并不是最早掌握铁器技术的,更不是唯一拥有铁器的,但他们最早适应了铁器革命带来的新形势,这正构成了秦国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甚至指向了未来两千年的皇权社会。 最后,我们来说说作者眼中促使“中华”形成的最后一项必要条件,那就是,一千多年的历史积淀,成了各国共同的记忆和遗产,带来了文化上的自我认同,而“中华”这个概念,就是在这种自我认同中酝酿出来的。 比如,春秋和战国时代的人,都把自己看成是“夏商周”历史的继承者,从而认为,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文化上的源头。一些上古的神话与传说,正是在战国时代,逐渐成型,并且被各个诸侯国所认同,拿来作为自己祖先的故事。 比如大禹,经平势隆郎考证,大禹治水乃是战国时代编造的神话。这背后,有两个元素,一是大禹的身份,在战国,禹是行神,就是旅行者的保护神,他的工作就是巡行天下;二是各地的治水神话。战国人把这两大元素结合起来,于是就成就了大禹治水的传说。 平势隆郎指出,这些神话传说,除了在文化层面,造就了各个诸侯国共同的身份认同,在政治上,也被战国的豪强拿来,作为自己的合法性依据。 比如战国七雄的韩国特别重《左传》,《左传》里把韩国的祖先韩宣子,说成是夏朝的后裔;韩、赵、魏三家分晋,与韩国同出一脉的魏国,则认了商朝为祖先; 秦国的地盘是西周的故地,所以秦国人理所当然宣称自己是周朝的继承人,不过他们并不满足,还跟夏朝攀亲戚; 齐国原来的国君是姜氏,就是传说中姜子牙的后代,后来姜氏的统治被田氏取代,属于下克上,臣子篡夺了君主的权力,来历不正,所以田氏的齐国急需一个拿得出手的血统关系,所以齐桓公另辟蹊径(注意,这里不是春秋五霸的齐桓公姜小白,而是田氏的齐桓公田午),这位“齐桓公”的妻子是宋国人,宋国则是商朝的后裔,借此,齐国也与商朝攀上了关系; 最绝的还是楚国,根本不把这三代放在眼里,越过了夏商周,直接把眼光投向了三皇五帝,他们找来当祖先的大神,共计两位,一位是火神祝融,楚王室的芈姓据说便是祝融八姓之一,这个芈字本来很生僻,但是随着《芈月传》的播出,大家也都很熟悉了;另一位,是五帝之一的颛顼(zhuān xū),颛顼是高阳氏,所以屈原的《离骚》里追溯家族历史中说,“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就是说,我家本来是颛顼帝的后裔…… 从这我们可以看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虽然是一个小诸侯国林立的世界,但是技术进步、共同的文字,以及历史和文化上共同的自我认同,让这个世界有了合成一体、成长为“中华”的可能性。 本书的一些观点,是有一定争议的,比如平势隆郎用“城市国家”来形容商周时代,这并不是学界的共识,只是他的一家之言,而且这个说法带有一定的把“古希腊城邦社会”套用到中国的倾向,很值得商榷。 不过,我们要看重的不是结论本身,而是研究方法,以及带给我们的启示——这也是我们看日本学者编写的“中国的历史”之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