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咨询师与好妈妈 2

女性咨询师与好妈妈 2

2021-07-16    06'28''

主播: 知了梦心理工作坊

203 0

介绍:
大家好,我是知了,今天继续《发性咨询师与好妈妈》 在我督导过的另一个案例中,也有类似的现象。一位来访者要外出度假,因为行程安排,她无法在原本是她的咨询时段中出现,所以她跟咨询师提出需要更换调整4次时间,并且很为难地告诉咨询师,4次的时间可能需要调到夜里10点以后。咨询师想了想就答应了,说会尽快将调整的具体时间发给来访者,来访者表示非常感谢咨询师的体谅。接下来,咨询师就遇到了麻烦,咨询师也是一位女性,她的孩子很小,这个时间正是她陪孩子睡觉的时间。但是已经答应了来访者,只能另外想办法安排孩子睡觉的事情。 在这4次的深夜咨询中,咨询师感到自己对来访者有厌烦的感受,来访者侵占了原本属于自己孩子的时间。咨询师在督导中呈现了这些过程。来访者也是因为成长中缺少好妈妈,在与咨询师的关系中,通过投射性认同将咨询师变成了一个完美的母亲。完美的母亲是不会让孩子受挫的,孩子的挫折是对完美的挑战。所以当来访者因为个人度假的原因需要调整咨询时间,并且为了方便自己的行程,提出了更进一步需要咨询师配合的需求。咨询师因为陷入在需要成为来访者的好妈妈的认同中,没有深思就见诸行动同意了。这个过程中,不仅来访者控制了咨询师成为满足她的好妈妈,而且还打败了她潜意识中的竞争对手——咨询师的孩子,让咨询师的孩子被排除在她和咨询师的关系以外。这是来访者潜意识里要独占母亲的愿望,当这个愿望以行动的方式被满足了,也就丧失了可以与来访者深入讨论的机会。这是来访者的损失,然而这个损失,也与咨询师在认同后没有更深刻的反思有关。 实际上,咨询师做好妈妈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女性咨询师对做好妈妈比较容易合理化,因为好妈妈总会跟共情来访者、为来访者考量、投入温暖等等这些人文的态度相关。这种合理化的反应可能会削弱咨询师对反移情的觉察和思考。 更为重要的是,这也呈现了咨询师个人有待修通的议题。职业的选择不是偶然的,选择成为心理咨询师助人,潜意识都有很深的被帮助的需求。不仅仅是来访者可能从来没有体验过拥有一个好妈妈是什么样的感觉,包括很多咨询师,也一样的缺少对拥有一个好妈妈的体验。这种与来访者一致的匮乏,使得咨询师想要为来访者提供自己从来没有从母亲那里得到的东西,也害怕会让来访者失望。通过成为来访者的好妈妈,也能满足自己内在的孩子对获得好妈妈的需要。 基于咨询师的这个个人化的潜意识需要和愿望,在面对来访者对好妈妈的强烈需要时,也就难免会失去中立的立场,以及部分丧失了咨询师的功能。一些来访者在没有进入咨询室以前,就在生活的人际关系中寻找好妈妈,比如对伴侣的需求掺杂了很多对好妈妈的渴望,对上司、老师等人物也投注了对好妈妈的期待。这实际上恰恰是他们的症状。他们从来没有放弃对好母亲的需要,总期待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可以成为母亲的替代者,从这个人的身上获得他们从来没有得到过的关爱。他们没有哀悼过,其实他们的确是没有拥有过一个好妈妈。无论是成长经历中关于好妈妈的匮乏感还是丧失感,都是让人难以承受的,所以去寻找好妈妈,或者是通过投射性认同迫使别人成为好妈妈,是一种防御方式。 在咨询中,这样的来访者也会坚持让咨询师去做一个好母亲,他们不能接受咨询师让他们失望。如果咨询师也认同来访者的幻想,认为自己应该全力也有能力为来访者负责,成为来访者所期待的样子,那么咨询师就会在咨询中去迎合来访者的需要,以迎合的动力与来访者建立关系,而这实际上是咨询师与来访者的防御结成了同盟,一起去防御来访者,可能也包括咨询师自身对于真的没有一个好母亲的丧失和悲伤。结果就是咨询师和来访者双方都否认了关于母亲的现实,使来访者没有机会去接触和面对她对于自己的真实母亲的体验。 如果咨询师能够耐受来访者的期待,至少不急于马上变成一个好妈妈,而是在中立的位置上呆一呆,看一看,来访者就有机会体验到失望、愤怒、挫折、悲伤,就有空间去面对关于她关于自己的真相,无论她多么渴望有一个好母亲,但是过去她没有拥有过。她的母亲身上有很多让她难过的局限,甚至是缺陷,她为此受到过伤害,未来也不会有那个渴望中的好母亲。这些真相在面对的时候,是非常痛苦的,而这能促使来访者意识到一些新的真相,也就是即使她已经是成人了,但她在很多关系中都将一个小女孩代入进去,希望他人能像一个完美的母亲疼爱女儿那样,去理解她、关爱她、照顾她。她可能用了很大的力气去希望身边的人能给予她无条件的关爱,她对身边的人很难有基于现实关系的认识,而是不自觉地将自己的需要强加在他人身上,不接受他人本来的样子。这让她在人际关系中永远都是受挫、受伤的角色,而对这个角色的固着,反过来又让她更加期待能遇到一个完美的母亲来把她从痛苦中拯救出来。 咨询师要小心沦陷成一个完美母亲形象的拯救者,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咨询师本人,作为一个孩子的部分对渴望完美母亲的需要有过真正意义上的哀伤与哀悼。如果没有,咨询师就很有可能与来访者在无意识层面结成一种反治疗的联盟。 好了,下节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