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 60 为艺术投票:当代艺术的重建和年轻一代的选择

Vol. 60 为艺术投票:当代艺术的重建和年轻一代的选择

2023-11-20    94'36''

主播: 剧谈社|翻译艺术品

361 0

介绍:
什么是艺术?从古典雕塑、架上绘画到行为艺术、生成艺术 ——  不同时代的人,对此有截然不同的理解。但总体而言,几千年来艺术的边界一直在拓展,从强调技艺、装饰和知识,不断延申到强调灵感、直觉和观念。拓展的动力,其实来自于无数的个体,在漫长的时间里,所作出的一个又一个具体的选择。选择的方式,则是通过对一件件作品的驻足观看、消费购买、甚至参与创作。可以说,这些对于艺术的欣赏、消费和创作的行为,犹如一张张选票,决定了作品和艺术家在艺术史上的位置。 到了今天,前所未有的传媒环境和数字技术又一次颠覆了人们与艺术互动的方式。高高在上的艺术,不再只是殿堂上的陈列、博物馆里的展品,它可以作为数字图像,在手机和电脑上被欣赏;可以融合于各种影视作品,被更多的人观看;也可以融于服装,被人们所穿戴;融于手中的手机壳,时刻陪伴我们左右。所以说艺术的边界还在继续模糊,门槛还在降低,越来越贴近普罗大众的生活。艺术的新定义,或许正在酝酿。而酝酿的过程中,年轻一代对于艺术的喜好,将成为他们手中的选票,参与定义新时代的艺术如何成立。本期节目由国际潮流生活方式品牌CASETiFY冠名播出。CASETiFY 致力聚焦于艺术创作领域,不断发掘与支持本土及全球的艺术群体,共创艺术的无限可能。我们邀请中国作家、青年艺术家张皓宸以及剧谈社的老朋友刘昊老师,和大家聊聊一些当前艺术界的新潮流和新趋势,并且就着年轻一代的兴趣和大家展开探讨。一同观察年轻人的审美、品味、价值观、乃至于生活方式正在如何冲击艺术的边界。 内容包括: 03:15 艺术的成因:从古到今,哪些因素定义了艺术? 13:09 情绪价值、稳定发疯:臭脸小孩投射年轻人的情绪 16:20 审美代沟:父母装饰的新家给我暴击 22:31 从车站到商业空间,艺术的场景连接人和城市 31:31 手机壳是穿搭的组成也是空白的画布 34:23 从草间弥生到蔡国强:大艺术家也从跨界受益 38:05 话语权、性别、身份:当代艺术主题强调自我 43:40  “流浪的树”探讨年轻一代的焦虑和孤独 55:02 从夏加尔到坂本龙一:优秀创作中的神性显现 62:20 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时代,科班的技法还重要吗?  70:41 年轻人的艺术投资在口罩期持续扩大 76:51 消费艺术比投资艺术更加贴近艺术的本心 86:03 齐白石和戴泽的成功证明老一辈的艺术也可以吸引年轻人 - 制作团队 - 美术设计 子鹤后期制作 孙称 艺术的边界 艺术的边界随着时间不断拓展。图为: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杜尚的《L.H.O.O.Q.》;阿布拉莫维奇的《韵律》 数字艺术数字艺术(DigitalArt)和生成艺术 (GenerativeArt)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图为:Georg Nees 1965年的生成艺术作品Shotter Gravel;加密朋克 (CryptoPunks)是全球最早的NFT之一,也是以太坊上的初代应用。 奈良美智 图为:奈良美智标志性的臭脸小孩;那须盐原森林中的奈良美智美术馆  口袋里的殿堂艺术图为:CASETiFY和卢浮宫、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以及《宫里的世界》推出联名系列 艺术跨界图为:草间弥生和奢侈品牌的跨界联名;蔡国强为2008年北京奥运开幕式制作的烟花“大脚印” 《流浪的树》图为:流浪的树|CASETiFY艺术家合作系列手机壳 收藏手机壳 图为:CASETiFY 和日本艺术家空山基的联名作品 老一辈艺术家的新观众 图为:戴泽的作品被开发为年轻人喜爱的周边 给艺术的未来投票 图为:达米安赫斯特的 Curre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