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 “燕窝、雪蛤膏同炖:美化肌肤的功效最为明显。”网上某部“百科”收集的一个食疗配方如是说。在古代,燕窝和雪蛤膏都被认为是“滋阴润肺”的补品,据说治疗“肺痨咳血”有奇效。燕窝被称为“圣药”,雪蛤膏又叫哈蟆油,比燕窝低档,像林黛玉那样的贵族小姐是不屑吃的,每天早上吃的是冰糖燕窝粥。虽然吃了无数“调理虚损劳疾之圣药”,林小姐还是年纪轻轻魂归离恨天。 肺痨也就是肺结核,在抗生素发明之前是不治之症,不管流传着多少“验方”。现在得了肺结核很少有人敢不用抗生素而仰仗“滋阴润肺”的补品了,于是燕窝、雪蛤膏在今天就演变成了美容的圣品,轻信它们在这方面的效果毕竟不至于要命。 燕窝、雪蛤膏的产地一南一北,都是很怪的东西。燕窝产于我国南海诸岛及东南亚各国,是雨燕科金丝燕及同属鸟类筑在海岛的悬崖绝壁上的窝巢,主要成分是凝固的唾液,掺杂一些海藻、羽绒的杂质。它的珍贵在于攀岩采燕窝极为艰苦,而且危险。雪蛤膏是中国林蛙长白山亚种的输卵管的干制品。长白山的林蛙据说冬天潜入在雪地下或冰川河底冬眠长达五个月之久,有特别顽强的生命力,所以就被认为有了其他亚种的中国林蛙所不具有的神奇之处。 对古人来说,一个东西只要极为难得,或极为独特,就成了它具有奇妙功效的证明。但对有了化学的今人来说,则还想知道它究竟有什么奇特的化学成分。要测定一种食品的主要化学成分并不难。燕窝和雪蛤膏的化学成分都有人测过。宣扬燕窝的价值的文章称,“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燕窝主要成分有:水溶性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钙、磷、铁、钠、钾及对促进人体活力起重要作用的氨基酸(赖氨酸、胱氨酸和精氨酸)。”而对雪蛤膏的说法则是:“雪蛤全身是宝,经现代科学分析测定,雪蛤膏其主要成份:蛋白质含量高达 51.1%-52.6%(雪蛤油蛋白质含量高达约56%)、脂肪4% 、矿物质4.7%,并含有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蛙醇(胆醇)、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等)、核酸、磷脂化合物、多种维生素 (A、B、C、D、E等)和钾、钙、铁、磷、镁、锰、硒等 13 种微量元素。” 从这些成分看不出燕窝、雪蛤膏有任何神奇之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固然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但是许多日常食物中也都有,比如鸡蛋,含有品质最好的蛋白质、人体所需的全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肪酸、十几种维生素、十几种矿物质(钙、铁、镁、磷、钾、钠、锌、铜、锰、氟、硒等)。燕窝、雪蛤膏所含有的,鸡蛋也都有,而且品质更好、含量更高,那么鸡蛋岂不也应该有比它们更神奇的功效?所以,靠罗列营养成分,用“必需氨基酸”之类的术语来证明某种食物的功效,只能蒙蔽没有基本的营养学知识的人。 有的推销的手段要高明一些,试图为燕窝、雪蛤膏找出特殊物质。有“专家”说,雪蛤膏之所以能“补肾益精、润肺养阴、壮阳健体”,是因为它含有少量有益人体的性激素。这也并不特殊。许多食物都含有少量的性激素,例如牛奶。人体自己就能制造大量的性激素,食物中的少量性激素不会对人体有什么益处(多了反而有害)。如果摄入少量的性激素对人体真有什么神奇效果的话,哪里用得着靠吃贵重的补品,何不掰点避孕药吃? 还有“专家”说,燕窝含有大量的生物活性蛋白分子,更有“专家”说,这种生物活性物质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多肽类激素——表皮生长因子”,它“被誉为‘美容基因’”,“它能影响人体皮肤的细腻和老化,能启动衰老皮肤的细胞,使皮肤变得光滑而有弹性。”但是这些“专家”忘了基本的生物化学常识。即使表皮生长因子在人体内真有这些功能,来自食物中的表皮生长因子也无法被人体利用。作为一种“生物活性蛋白分子”或“多肽类激素”,被煮熟后就失去了活性,而且在消化道中将被分解成氨基酸才能被吸收进人体。何况,如果表皮生长因子真有此等奇效,并不难证明,现在完全可以用遗传工程的方法进行生产,再注射到人体。 可能有人会说,也许燕窝、雪蛤膏中含有某种未知的神奇物质呢。这种未知的可能性当然永远无法排除。但是这种神奇物质如果存在的话,含量必然极其轻微。燕窝、雪蛤膏的每次用量不过几克,其中的未知神奇物质的含量更是少得可以忽略不计了,否则这该是多么强大的物质啊? 当然,如果燕窝、雪蛤膏并无什么神奇功效,我们也就不必费心去寻找其中有什么神奇物质。我们有什么理由相信燕窝、雪蛤膏有奇效呢?许多人马上就会以“千百年来的经验”作为理由。但是经验有时有效,更多的时候却是以讹传讹。千百年来使用燕窝、雪蛤膏治疗“肺痨咳血”的经验现在已无人相信,又何必相信它们的美容奇效? 有人声称,港台地区许多当红的影视明星护肤养颜、永葆青春的秘密就是吃燕窝。影视明星卸妆后的真面目本来就少有人知道,她们永葆青春的秘密恐怕更多的是靠化妆和整容,而不是靠吃什么神奇食品。有人有切身体验,认为吃了燕窝、雪蛤膏后的确皮肤变好了,这大概得归功于心理因素的作用。如果没有心理因素的强大作用,这些昂贵、稀奇的护肤美容“圣品”也就不会有如此庞大的市场。 2010.6.27(《中国青年报》201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