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的谎言

多巴胺的谎言

2020-01-19    09'47''

主播: 科学真相

10 0

介绍:
现代导弹能够自己改变弹道,精确击中目标,但是复杂而且昂贵。二战时,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曾兴致勃勃地为美国军方设计了鸽子制导炸弹,但最终并未被采用。有没有一种方法,比导弹更便宜,比鸽子更可靠呢?有的,就是用人来制导,也就是今天恐怖分子使用的“人肉炸弹”。美国的911事件,就是这种想法的一次成功实施。这就是道金斯在其文章《设计信仰制导的导弹》里描绘的情形。要让人像鸽子一样,绑着炸弹心甘情愿地冲向敌方目标,这怎么可能呢?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美丽的谎言来达成目的。这个谎言,就是宗教信仰。只要通过强有力的手段对一个人进行洗脑,让他相信死亡不是终结,而是重生,并且能够获得无上的幸福,就能够把他变成一个信仰制导的导弹,带着对“彼岸”的憧憬,义无反顾地冲向目标。这是模因的谎言。基因有没有类似的机制,通过“谎言”把人变成实现“目标”的机器呢?有的。基因通过一种叫“多巴胺”的神经递质,来驱迫动物(包括人)追求目标,而不管这个目标能否给个体带来好处。这个发现需要追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麦吉尔大学的两位心理学家奥尔兹和米尔纳用老鼠做实验的故事,这也是人类研究成瘾行为的开端。此前,神经生物学家使用把电极植入动物大脑,并通上微弱的电流进行刺激的方法,获得了一些重要的发现。奥尔兹和米尔纳为了验证其中一个现象,也把电极植入老鼠的大脑,不想电极埋错了位置,这带来了意外的发现。他们发现,老鼠对大脑被电击似乎有某种喜爱。它挨了电击之后,又会回到原来的位置,等待下一次电击。他们用电击作为奖励,对老鼠进行行为训练,老鼠很快就学会了那种行为。他们把老鼠饿上24小时,然后在盒子里放置食物,但老鼠宁愿在原处等待电击,也不愿意去吃东西,看来电击的诱惑比食物大得多。他们设计了一个装置,老鼠如果按压杠杆,其大脑就会受到电击。老鼠一旦发现了这一点,就会开始自动自发、永不停歇的自我刺激,它们可以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忽视身边的异性,抛下新生的幼崽,直到昏死过去。他们进一步提高难度,老鼠必须跑过电网,才能得到一次电击,但老鼠依然乐此不疲,直到爪子被烧焦无法走路。他们得出结论:电击大脑的某些位置让老鼠产生了一种极度的快乐,老鼠对这种快乐迷恋上瘾,于是不顾一切。他们把电极所在的位置称为大脑的“快乐中枢”。到60年代,美国杜兰大学的精神病学家希斯把这个发现应用到了精神障碍患者身上。他在患者脑中安装电极,把一个按钮交给患者,让患者可以自己刺激大脑的“快乐中枢”。这些患者也像奥尔兹的老鼠一样,不停地自我电击,平均每分钟40次。研究者端来食物,他们即使很饿也不愿意停下来吃东西。最后研究者切断电流时,一个患者提出了强烈的抗议,另一个患者则在没有电流的情况下继续按了200多次按钮,直到被叫停。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的心理学理论是行为主义。行为主义认为,只有行为才是可测量、有意义的,什么感觉、想法,都是主观的,不可测量的,不应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这种理论影响了科学家的观察,他们没有想到应该去问问患者,当电极刺激时是什么感觉。电击产生快乐,快乐让人更想要电击,这是非常合理的推测,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解释吗?有没有可能,那不是快乐,而是一个关于快乐的承诺,就像驴鼻子前面永远吃不到的胡萝卜?到了七八十年代,生物学家了解到,追求奖励的行为与神经递质多巴胺有关。研究者发现,如果用药物清空老鼠脑内的多巴胺,老鼠就会对所有的事物都失去兴趣,包括食物和能够导致成瘾的药物。人们认为,电击“快乐中枢”会分泌多巴胺,动物获得其他奖励(食物、性、毒品等)时大脑也会分泌多巴胺,多巴胺让动物产生快乐的感觉,这种快乐推动动物去行动。直到现在,多巴胺还常常作为快乐的代名词为大众津津乐道。但是有一些问题。研究者发现,大部分多巴胺不是在得到奖励时或其后产生,而是在得到奖励之前产生,如果多巴胺是快乐,这是解释不通的。快乐当然有可能在得到奖励之前出现,但显然更应该在得到奖励时或其后出现。多巴胺的作用如果不是快乐,那是什么?美国神经科学家贝里奇、罗宾逊等人做的一系列试验,提供了新的解释。贝里奇研究动物行为20多年,对动物的情绪和表情非常了解,知道动物感到愉快时会舔嘴唇,这就有了测量动物体验的独立指标。研究者用神经毒素把老鼠的多巴胺神经元损毁,发现老鼠失去了所有的欲望,连吃饭喝水都不会主动了,如果没有人为的干预,老鼠就会这样活活饿死渴死。但是,当把糖水喂给这些老鼠时,老鼠会舔嘴唇表示快乐。相反,用电极刺激老鼠大脑增加多巴胺分泌,或者直接把多巴胺注射到老鼠的大脑中,老鼠就拼命地寻找食物而且吃很多,但是它们的舔嘴唇动作没有增加。这些结果表明:多巴胺不是制造快乐,而是产生欲望,赋予动机。欲望和快乐不是一回事。欲望是追求快乐的动机,快乐是欲望被满足的结果。事实上,欲望和快乐产生于大脑的不同区域,有各自独立的神经回路。老鼠不停地按压杠杆,不是被快乐所驱动,而是被欲望所驱动。多巴胺产生欲望,它给了大脑一个奖励的承诺(“去做吧,它会给你快乐!”),但不负责兑现。被多巴胺(欲望)绑架的大脑,会要求个体一次次去执行指令,即便根本无法得到预期中的奖励(快乐)。这增加了我们对成瘾行为的理解。事实上,成瘾者从其沉迷的对象中所获得的快乐越来越少,欲望却越来越大。成瘾行为是一种强迫性行为。想一想,当我们沉迷于手机、网络,不停地刷新社交媒体,深夜迟迟不愿入睡,甚至连眼睛都睁不开的时候,我们真的很快乐吗?不,我们只是想要快乐。我们被多巴胺的谎言所欺骗,强迫性地去做那些其实无法带给我们快乐的事情。过去心理学告诉我们,要学会“延迟满足”,不要为了追求短期享乐,而损害了自己的长期目标,后者才是真正对自己有益的事物。多巴胺动机作用的发现,则进一步地指出:你在追求自我满足时,甚至可能连短期的快乐都享受不到,那不过是多巴胺驱使下的强迫性行为。你只是被持续的欲望所劫持,被虚假的承诺所蛊惑,像奥尔兹的老鼠一样不顾一切,像被信仰控制的“导弹”一样冲向目标。那么无欲无求是好事吗?也不是。正如科学家观察到的,当大脑中没有多巴胺,动物就失去了所有的欲望,会被活活饿死。欲望让我们行动,去追求那些生存和繁衍必需的事物,没有欲望会威胁到生存,更不会有人类的发展进步。一些严重的抑郁症患者,就是对所有的事物都失去了欲望和兴趣,最后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