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沃夏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op.104

德沃夏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op.104

2018-12-23    39'03''

主播: 96涛声依旧

475 10

介绍:
德沃夏克 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Op.104 这首大提琴协奏曲(Dvoák - Op.104)德沃夏克作于1894年11月——1895年2月,后来做过一次修改,是最受欢迎的名曲之一。本曲1896年3月在伦敦的爱乐协会音乐会上初演时,由德沃夏克本人指挥爱乐交响乐团,大提琴独奏家英国人列欧·斯坦。本曲与《新世界交响曲》的气质有相通之处。据说是参观美国与加拿大交界处的尼亚加拉大瀑布的印象,促使德沃夏克创作了本曲。乐曲旋律使人感到温馨,音乐富有交响性。 在古今中外的大提琴协奏曲中,CD品种最多的可能就是这一首。罗斯特罗波维奇一人正式出版本曲CD就有8种以上,其中现在仍在上市的有六种。 第一乐章 快板,B小调,4/4拍,奏鸣曲式。没有序奏,一开头就由单簧管的低音区呈示第一主题。不久后用乐队全奏以ff的力度反复。与此相对应的第二主题表情丰富,用五声性的音调。有人说,德沃夏克的乡愁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以上两个主题都由大提琴加以自由变形,带有丰满的即兴性。整个乐章以第一主题为主,有狂想曲的特点,独奏大提琴变化自如的表现具有很大的魅力。 第二乐章 适度的柔板,G大调,3/4拍,三部曲式。主要主题由单簧管呈示。中间部转到同名小调G小调,以乐队的强烈全奏开始。接着独奏大提琴在弦乐和管乐的陪衬下,唱出一支表情丰富的歌。 这是根据作者七年前创作的歌曲集《四首歌》中的第一首《让我独自一人》(Op.82之1)作成。据传,德沃夏克初恋的对象约瑟费娜·考尼乍瓦很喜爱这首歌。 主要主题再现后,以短小的结尾结束。 第三乐章 中庸的快板,B小调,2/4拍,自由的回旋曲式。 开始时由圆号奏出主题的动机,后由独奏大提琴呈示完整的主题。在乐章中这个主题还起着作用。与其配合的几个插部主题有的具有舞曲性;有的抒情明快,在富有交响性的调色板上,它们各得其所。逐渐放慢速度以后进入行板的结尾部。在这儿,除乐章回旋主题的动机外,如回忆般还出现了第一乐章开头主题的动机。不久,就加快速度和音量,用乐队全奏有力地结束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