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施特劳斯--珍宝圆舞曲Op.418

约翰·施特劳斯--珍宝圆舞曲Op.418

2019-10-02    07'45''

主播: 96涛声依旧

191 5

介绍:
深情圆舞曲Schatz-Walzer又译《恋人圆舞曲》。约翰·施特劳斯作于1885年。管弦乐曲。根据所作三幕轻歌剧《吉普赛男爵》的音乐改编而成。 乐曲采用维也纳圆舞曲形式由带序奏和结尾的四首小圆舞曲组成。序奏主题用中庸速度,6/8拍。选自歌剧第一幕结束前吉普赛老妇契普勒向众吉普赛人介绍巴林凯的唱段。旋律活泼轻松,带有舞曲特征。 序奏主题反复一遍后,乐曲转为3/4拍,为第一小圆舞曲的出现作了准备。 第一小圆舞曲的两个主题在《吉普赛男爵序曲》中也曾引用。这两个主题均由活跃的前半段与流丽的后半段组成。 第二小圆舞曲主题A选自歌剧第二幕巴林和萨非及其养母契勒的三重唱。带切分节奏的旋律柔婉舒畅;主题B比较活跃,运用了较多的音乐素材,开头部分抒情,中间部分轻快、诙谐。这一小圆舞曲在发展中转入D大调,出现新的带有“饶舌”语言特点的音调,表现了剧中萨菲的养母契普勒絮絮叨叨的特点。饶舌音调这段颇有戏剧性的音乐结束后,乐曲再现主题A。这样的布局在作者的圆舞曲中并不常见,这显然与主题A在歌剧中作为回旋曲主题多次再现有关。 第三小圆舞曲中庸速度的主题A,原为第二幕吉普赛人歌唱黎明的声乐圆舞曲。两个乐句句尾向上大跳的旋律,使乐曲充满了生气和欢悦的情绪。主题B原为第三幕全剧结束前巴林凯与萨非重逢时演唱的“欢乐颂”唱段。旋律明朗舒展,洋溢着爱情的欢乐。 经过四小节过渡后出现的第四小圆舞曲,为三部曲式(ABA)。主题A具有典型的维也纳圆舞曲旋律特点,优雅而轻盈。复乐段结构(AA)的主要主题告一段落后转入G大调,奏出一小段用五声性音调写成的中间部主题B。这一主题热情明明,带有明显的吉普赛音乐特点。接着,乐曲完整地再现主题A。 结尾部先秦出第四小圆舞曲主题B开头的音调随后完整地再现第一小圆舞曲,最后在华丽的走句形成的热烈气氛中终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