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缝》主创专访:让我们学着变老

《裁·缝》主创专访:让我们学着变老

2018-10-19    94'26''

主播: 小游123

11 0

介绍:
上一期我们聊了因为做《裁·缝》这部戏,主创采访了约100位老人后的发现,这一期则主要聊聊这部戏。首先,主创解体了剧名中的秘密,“裁”(cut)掉了什么,又“缝”(stitch)起了什么。这是一部戏创作的最终指向——思想主题,也考验着创作者对生活真相的洞察与理解。大量的纪实采访,未必等于纪实剧场。在海量的采访素材上,如何提炼出一个有典型意义的舞台故事,并且避免从生活故事向舞台转化时带来的琐碎与平庸,这需要创作者对戏剧语言的熟练掌握。这也是后浪剧场经常做此类幕后访谈的主要考量,我们试图和一线创作者深入讨论,进而从一次次创作实践中,提炼可供他人参考的创作方法。《裁·缝》的故事最初是个男性视点,最终却确定为女性视点,这个变化,有着怎样的考量?背后又反应了老一辈人的夫妻关系中怎样的秘密?这类纪实风格的戏,同时考验着导演对舞台美术及表演风格的整体把握,如何让道具和空间既生活化又可提炼出心理叙事的意义?如何从新媒体中探寻适恰的表达方式来融入这一风格?这取决于国家一级戏剧评论家林克欢先生所言的创作者的“戏剧表现的观念与技法”。对于表演来说,这部戏用了三代演员:93岁的沙漠老师;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中生代演员陈强与温丽琴,以及80后吴耿华。戏里,三代人有其角色之间的代际冲突。戏外,三代演员成长的环境不同,接受的教育也不同,表演风格也不尽相同。作为导演,王婷婷如何调试三种风格,来让全剧的表演风格趋于统一?作为青年演员,吴耿华在两代老一辈演员身上有哪些观察与发现?就着这一话题,王婷婷聊到了其导师——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姜涛教授的新书《斯氏体系在中国的创作与教学》中的美学观念,聊到了斯坦尼体系在中国的误读与正本清源;吴耿华则聊到了93岁的沙漠老师的表演观念与状态,沙漠老师是在老上海成长起来的,曾和话剧皇帝石挥一起演过戏,1946—1948年间在重庆和张瑞芳、白杨等演员一起演戏,那是中国话剧的草创年代,是由爱美(amateur)向职业化转变的重要时期,沙漠老师身上遗留着那一代演员身上的哪些特质呢?不管你对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感到好奇,还是想看看一个93岁的老演员在台上的忽而糊涂、忽而清醒的表演状态,都不妨去看看这部戏。如今国内的戏剧市场,适合带着家里老人一起观看的戏本来就少,描写他们生活的更少。若这部戏或这期节目有助于大家对家中长辈或自己的将来有新的认知与思考,就更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