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谈⎪第8期 杀马特,工厂里的哲学家

打工谈⎪第8期 杀马特,工厂里的哲学家

2020-12-11    78'53''

主播: 打工谈

67 0

介绍:
#本期介绍一部纪录片,打工谈的朋友们看过之后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要倾吐的,是对杀马特们迟到的理解,是对隔离、冷漠、压迫、剥削的检讨,是对杀马特们充满想象力的解放实践的敬意…… 这期节目我们尝试了新的剪辑方式,在录制嘉宾的谈话中,穿插了11月末时线下观众的映后讨论。 大家谈到由杀马特带来的震撼时刻,谈到城市和杀马特的关系,谈到国家的在场和缺席,谈到杀马特中“灵性的个体”,谈到TA们与“我们”的联结,谈到感动之外, 作为一个普通人行动的可能性。杀马特音译自英文“smart”一词,泛指一种中国城市年轻工人中曾经风靡一时的亚文化潮流,以夸张而廉价的服饰、发型著称。《杀马特,我爱你》呈现的不仅是杀马特们的口述史,还是年轻一代农民工的生命史——但愿“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凝视”。#时间节点03:14 杀马特是中国年轻工人自发的文化运动11:18 做头发是杀马特逃脱规训、寻找归属感的方式15:10 对杀马特来说,寻求自由需要牺牲对物质的追求17:06 杀马特社群可以让个人摆脱孤独,找到勇气和自信21:50 第一代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的区别30:30 杀马特们认清了现实中没有阶层上升的可能性32:52 观影会讨论/“知识分子”与杀马特的关系38:07 杀马特是打工者群体里高度敏感的一群人42:25 杀马特“教主”罗福兴45:30 从性别角度看待杀马特48:06 为什么说“审美自由是一切自由的起点”53:50 观影会讨论/是谁绞杀了杀马特?01:08:10  关于杀马特,我们能做些什么? #讨论片段杀马特是谁?每个杀马特或者说每个工人,都是哲学家。TA们所说的话,浸润在工厂、宿舍、生活、原生家庭之中。TA们的话语或许平淡无奇,但透过话语以及背后机器的噪鸣声,我们可以看见快乐背后的困境。杀马特在用自己的方式去寻找或者说争取快乐与自由,而头发是他们剩下的唯一的一片“自留地”。 城市想象与经验的断裂杀马特的认命与不认命想象中的城市与城市边缘的工厂区并不一样,而后者构成了杀马特们在城市里的生活经验。在城市里,TA被“隔离”,不被城市接纳,被污名化。TA们非常认命,但又有一种不认命——尝试通过头发表达自己,这是很卑微的不认命,这正反映了工人们的自主性,但就连这种最卑微的主体性都不被允许...... 杀马特与我们TA们跟我有什么关系?我是否用过TA们制造的东西?TA们不只是某一个抽象的群体,TA们和我的生命是连接在一起的。对着已经逝去的年代表达迟到的宽容,这是不够的,“杀马特复兴”,复兴的不一定是被称为“杀马特”的群体,可能是其他群体,是精神小伙,是鬼火少年。对过往的杀马特的理解,同样值得赠与这个时代的杀马特。 #节目中讨论的纪录片杀马特我爱你 (2019)导演: 李一凡主演: 杀马特们类型: 纪录片上映日期: 2019-12(广东时代美术馆)片长: 125分钟又名: 杀马特,我爱你 / Sha Ma Te I Love You / We Were Smart #节目中出现的书籍《学做工》作者:  [英] 保罗·威利斯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作者: [德]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本期音乐《我爱杀马特》演唱:文米米 #制作团队主播Matt:   打工谈小主播,社会学学徒左望:劳工问题关注者西西:业余主播,关注各种边缘群体的低端人类zijin:学生,正在学习如何成为好的行动者Keyi:做中学、学中做的教育学学生 剪辑高晓,Matt 特别鸣谢广州观影会的小伙伴们~ #联系我们坚持劳动者发声。从第一期和第二期的产业工人,到近几期的外卖员和快递员,打工谈持续关注在各个行业工作的劳动者。我们也开启了“返乡”版块,讨论打工者们回去或回不去的乡村。不论你在哪里,在做什么,欢迎你联系和加入我们,一起来聊我们的打工故事。你可以给我们留言,或者发电子邮件给我们:dagongtan@protonmail.com另外,我们有微信群啦。由于群聊已满200人,想进群的朋友请搜索公众号“打工谈”,在后台私信留言“微信号”,我们会尽快邀你进群。欢迎进群,一起谈打工!#如何收听“打工谈”你可以在微信公众号、微博、喜马拉雅、小宇宙、Spotify、Apple Podcast上直接搜索“打工谈”,收听节目并分享你的想法。rss订阅:https://douc.cc/1uRnI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