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雪莉之死和韩国文化的“恨”与“兴”

07.雪莉之死和韩国文化的“恨”与“兴”

2019-10-28    87'09''

主播: 展开讲讲😸

131 5

介绍:
【本期结构】 1-3分钟:本期节目的讨论前提3-7分钟:事件发生后,我们第一时间的感受 Part 1:韩国恶评文化如何生成7-9分钟:来源于美国的《恶评之夜》在韩国文化中更像自我虐待9-12分钟:刘在石的道德观念:在烂泥里打滚的苦行僧12-13分钟:彩虹屁、梦幻韩剧和网络恶意是韩国民族性格的一体两面13-17分钟:整个民族的 PTSD:韩国文化里无法发泄、无法化解的“恨” Part 2:韩国文化的“恨”与“兴”17-19分钟:《下女》:这个国家就像里面受折辱的女性19-24分钟:早期韩国电影:无能的男性,被当成靶子的女性,而雪莉就是现代社会里类似“下女”一样的靶子24-30分钟:“恨”和“兴”的转化:最痛苦的人构建最梦幻的娱乐产品30-34分钟:延伸:几代韩国导演的女性视角&两版《下女》的高下 Part 3:社交网络没有冲突和讨论的机制34-43分钟:《真理商店》和雪莉的画,《囚》和所谓的“精神正常”43-50分钟:当下的社交网络:一种相互逢迎,消除冲突的社交50-52分钟:刘亚仁悼念雪莉时,为什么说“我偶尔欺骗了她”52-54分钟:《搜索》用美和生死消解了议题的复杂性54-60分钟:根本原因在于现代人自我无法产生价值感 Part 4:韩国女性的处境60-64分钟:被歧视的韩国女性,《82年生的金智英》遭到的来自男性的反感和抵制64-66分钟:韩剧中的平权意识其实是对现实反复的呼告66-70分钟:《82年生的金智英》独到之处是,描述日常生活里、人们潜意识里的性别压迫 Part 5:“荒野上的疯女人”70-73分钟:一个人陷入疯狂,很可能因为 TA 正在受苦73-75分钟:同理心的建立:具惠善和《被遗弃的日子》 Part 6:大众传播里的“得体”规则75-78分钟:热依扎的抑郁症、给北野武写信78-82分钟:所谓网感好,就是有意识地说得体、不被挑刺的话82-84分钟:社交网络上的负累和自我保护(三个人讨论着陷入虚无……)84-86分钟:本次播客讨论中我们三个分别代入的角色 【本期音乐】生きていたんだよな(她曾活过啊)by Aimyon하루살이(dayfly)by DEAN / Sulli / Rad Museum 【本期提到的作品】《恨脉怨流》金烈圭(书籍)《下女》1960 (电影)《下女》2010(电影)《追寻快乐 : 战后韩国电影与社会文化》李孝仁(书籍)《真理商店》2018(真人秀)《囚》2017(纪录片)《搜索》2012(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赵南柱(书籍) 主创:洞姐(@十两欢)康堤(@康堤will)王老师(@我的老婆是小乔)
上一期: 九月广播电视报
下一期: 十月广播电视报